台州市全周期立体化监管破解招投标监管难题 |
||||
|
||||
针对工程建设领域部分投标人、代理机构和业主为了谋求利益,在招投标活动中围标、串标、违规干预招投标等乱象,台州市攻坚破难,切实解决招投标活动中信用建设与管理、招标审查与备案、开标评标监管、标后履约监管等难题。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套覆盖标前中后三大阶段,涉及代理机构、评标专家、中标人、业主等关键主体,发改、公管、检察、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立体化协作的全周期立体化监督管理体系。 强化标前审查与备案。完善制度体系,如出台《台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总承包招标评标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突出信用体系,出台信用评价办法,建立招投标信用数据库,实现对企业及人员信用的实时监管。提升招标文件审查技术手段,对材料审查过程进行不可逆留痕记录,实现在线比对和反馈,减少重复审查,降低纠纷。推行招标流程电子化,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投用的电子化“不见面开标”系统,实现招投标交易全程线上运行,减少人员接触,节约交易成本,提高招标效率。 保障过程监管科学。将标底价与投标人报价脱钩,增加标底价的随机性,优化各指标权重,多个指标相互制衡,实行资信标、技术标和商务标“三位一体”综合评估,充分挤压围串标空间。通过规范评标专家抽取流程、重大项目专家二次抽签、技术标评标专家独立评审、技术标排序重新赋分、偏离度统计分析和项目负责人答辩盲评系统等措施,减少评标专家的倾向行为。 重视关键主体监管。针对招标代理,充分发挥招标代理协会的基层自治作用,并定期组织技能考核等专项提升培训;对代理机构开展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与信用系统挂钩,实行动态扣分制度;将代理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评价结果作为招标代理比选的资信条件。针对业主,通过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监督整改工作,对工程项目违规招标、应招未招、项目肢解招标等问题,进行全面整改。针对中标人,签订书面承诺,建立常态化跟踪监管机制,开展合同履约检查,检查结果直接纳入信用系统,直接影响项目的承接。(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朱宇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