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深入开展市容环境整治 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城市环境 |
||||
|
||||
今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题部署开展市容环境整治专项活动以来,杭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城市市容市貌干净整洁有序安全标准(试行)》,以迎亚运为契机,全面推进市容环境整治,着力提升环境卫生水平,保障市政设施安全,扮靓城乡人居环境,不断增强市民群众对市容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营造与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相匹配的城乡风貌,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 截至10月底,杭州全市共排查发现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市容市貌等各类市容环境问题594.75万件,解决592.92万件,解决率达99.7%;全市域共检测城市道路4323条(段),长度累计3885公里,实现城市道路100%全覆盖,共发现整治地下空洞98处、脱空160处、土体疏松2015处;累计完成50 座城市公厕、75 条段城市道路、35 座天桥、25 座地道等城市基础设施无障碍环境提升,实现68条城市道路除暗增亮。功能照明亮灯率达99.3%。 常态长效,开展环境问题大整治 以“美丽杭州”创建暨“‘迎亚运’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推进市容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管理责任长效化落实。 细化整治内容。以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美丽杭州”创建暨“‘迎亚运’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长效管理工作方案》,明确城市环境卫生、城市市容市貌、城市道路(河道)两侧环境、建设工地环境秩序等9个方面的具体整治内容和检查考核标准。 健全工作机制。组建市区两级工作专班,由城管、住建、交通、交警、生态环境等部门组成,抽调精兵强将实行实体化运作;实施多维监管,强化专项普查、专项督查、专项整治、专题比武,建立日检查、周通报、月考核、季讲评机制,推动问题清单式管理、销号式整改。 聚焦重点整治。坚持“一月一重点”“一月一比武”,集中力量推进重点问题治理,先后开展道路平整度、建筑工地环境秩序、道路雨天积水及坑洼破损等专项整治,比如在道路积水破损整治中共出动养护人员14971人次,发现整治人行道板松动、“水老鼠”问题7851处,积水问题(污水漫溢)439处,坑洼破损2274处。 均衡普惠,推进公厕服务大提升 围绕“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总体要求,着力解决城乡公厕高质量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为城乡群众提供均衡普惠、贴心温馨的公厕服务。 高标准引领。在浙江省内率先制定发布公共厕所专项布点规划,纳入杭州“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增强公厕规划落地刚性,目前全市城乡公厕共有6340座(不含机场、车站、医院等),倡导沿街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商家开放内部卫生间1000多家。推行城乡一体化公厕对标模式,全面实行标准化管理,落实“一厕一档一案”。 人性化服务。打破男女厕位比例1:2的固定思维,个性化设置潮汐厕位;充分尊重残障人士、老幼母婴等特殊群体,突破传统无障碍厕位功能单一、面积受限、设施不全的标准困局,提供第三卫生间综合性服务;积极创造条件,冬春季(10月至次年3月)提供热水洗手;针对附属式公厕通风条件差,采用负压、新风等机械除臭技术净化厕内空气。 智慧化管理。将城乡公厕和对外开放卫生间在高德地图等互联网平台上标注,实现精准定位、一键导航;构建“城乡公共厕所云平台”,实现故障一键式报修、管理责任区块链追溯、人流量及空气质量监测云平台管理、一人一厕点对点分类保洁、水电能耗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冲洗和除臭,线上推出话题评论、问题上传和开关停等运维功能。 标本兼治,深化地下隐患大排查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降低道路塌陷风险、消除事故隐患为目标,全面开展城市地下隐患勘测检测消除工作。 全面勘测摸清底数。对城市核心区域、粉砂土质区域、地铁施工及深基坑等重点工程周边区域、大型排水管线沿线区域等开展重点检测,并逐步拓展勘测检测范围,实现市域城市道路全覆盖。针对检测发现的空洞、脱空等隐患,采取地面注浆补强、开挖回填或强化基坑维护等方式立即整改,并同步落实第三方专业单位复测和属地定期观测。 问题导向补齐短板。针对勘测检测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基础设施运行监管制度,强化现场施工方案、设施保护方案、应急处置预案、执法支撑方案的落地执行,压实地下管网运维单位和地铁、深基坑等重点工程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督促引进第三方监测机构,确保地下隐患勘测检测工作常态化开展。 数字赋能精密智控。基于新城建和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围绕现有设施、在建工程、新建项目分类推进,建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地质数据库,构建城市地下隐患智防系统。在复兴大桥、康桥路运河桥、石祥路北星桥等桥梁试点安装过桥车辆动态称重系统,实时监测车辆总重和轴重情况,遏制超重车辆违章过桥。 惠民利民,保障民生福祉大改善 推进道路加固修缮、无障碍环境建设、城市除暗增亮等民生实事,不断增强改善市民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环境。 开展道路集中修缮。按照《杭州市“迎亚运”道路修缮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今年来完成了116条(段)道路集中养护修缮,累计修复车行道29.1万平方米、人行道9000 平方米。 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启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大会战,制定出台《杭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办法》、《杭州市无障碍环境融合设计指南》、《杭州市无障碍设施试用体验和竣工验收标准》,出台全国首个《饭店无障碍基本设施与服务规范》,完成了50 座城市公厕、75 条段城市道路、35 座天桥、25 座地道等城市基础设施无障碍环境提升。 开展城市除暗增亮。完成68条城市道路除暗增亮,将原来高能耗、低光效的老旧节能灯、钠灯更换为低能耗、高光效的LED灯具,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在部分光照条件好的区域尝试使用太阳能柔性薄膜进行路灯供电,助力节能降碳,确保夜间出行安全。 智能智慧,促进整治管理大提效 依托杭州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按照“数智杭州·宜居天堂”总体部署,大力建设城市大脑城管系统,服务保障市容环境整治高效开展。 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落实住建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求,搭建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为一体的杭州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增强城市管理统筹协调、指挥监督、综合评价能力,进一步赋能精细化管理。 推出城市治理有奖举报平台。出台《杭州市城市治理有奖举报平台建设运行方案》《杭州市城市治理有奖举报平台立结案规范》和《杭州市城市治理有奖举报平台市民激励方案》等重要文件,鼓励和引导市民群众在线举报破坏公共环境、损坏公共利益、危害公共安全的问题。自今年4月28日上线运行以来,收到有效举报89533件,整改率为98.48%,发放奖励52万余元。 推广行业监管应用系统。围绕惠民服务便捷、数字办公高效、执法能力提升、感知能力加强、基础数据汇聚五个重点方向,开展应用场景建设,比如推广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全市在线监测设备达800余套;建设智慧照明管控系统,推广“一把闸刀管亮灯”,全市“一把闸刀”达5427套;全国首创户外大屏“联网、联播、联控”,已覆盖户外大屏161块。(杭州市城市管理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