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台州市“四抓四强”助推美丽城镇建设


发布时间: 2021-02-22 09:12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台州市上下齐心、条线合力,围绕“五美”建设要求,开展5大行动,落实20项重点举措,凝心聚力抓项目建设、抓长效管理、抓数字赋能、抓要素保障,锚定目标狠抓落实。2021年,该市计划美丽城镇建设项目1502个,计划投资额493.26亿元,力争创建10个以上省级样板乡镇,推进全市美丽城镇建设迈上新台阶。

抓项目建设补短板

落实项目清单、责任清单,梳理好建设项目,以补齐城镇功能短板为切入点,对照“十个一”工程和“五美”要求,提前安排美丽城镇建设项目。

一是紧盯项目搞创建。该市建立健全美丽城镇建设项目化推进机制, 谋划2021年创建乡镇(街道)实施项目,以项目完成投资额进度为抓手,通过“项目建设比赶超”活动定期展示形象进度,展示建设成绩,提高项目建设和投资完成率。温岭市制定“一图一码一指数”,进一步补齐短板,鼓励和鞭策13个镇(街道)扎实开展美丽城镇建设比学赶超、创优争先活动,制定《温岭市美丽城镇建设“一图一码一指数”管理办法》。

二是科学统筹项目建设。临海市创新美丽城镇建设项目招标模式,在省内率先以多镇联合打包进行工程总承包的方式,吸引省内外优秀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高质量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天台县平桥镇深化“三服务”,实施“一项目一专班”,跟踪服务、现场破难,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质提速,建立了“派驻工地指导员”制度,助推美丽城镇建设,全镇16个重点项目全部按计划推进,7个“通堵破难”项目提前完成节点任务。

三是立足特色打造亮点。立足乡镇(街道)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将山海水城生态特色与和合文化元素等融入美丽城镇设计,因地制宜编制规划,打造乡镇(街道)“一镇一品”“一镇一特色”的独特风貌。椒江区大陈镇突出“红色旅游主题”,提出文旅兴岛、智慧链岛、生态立岛的文旅特色型建设路径;黄岩区新前街道突出智能模具的产业特色,通过完善工业特色供给体系、营造产城融合空间,创建工业特色型的模具智造美镇;路桥区新桥镇以“百年扶雅文化”为积淀,走“以农业带动三产融合发展为主、以全域旅游为辅”的农业特色型田园小镇。

抓长效管理促提升

抓好《小城镇环境和风貌管理规范》的贯彻执行,开展季度督查和月暗访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考核督查机制。继续强化工作导向,将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列入对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并作为考核县(市、区)、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把责任敲到一把手肩上,形成强势推进态势。

二是建立健全暗访督查相结合机制。每季度通报排名,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时效导向,精准反映工作推进总体情况。2021年,该市将转变思维方式,根据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明确告知存在的问题和点位,建立挂牌销号制度,各地整改落实的反馈单将作为全市季度督查评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抓数字赋能创特色

推进“城市大脑”向小城镇延伸,建设“智慧城镇”,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一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该市在城镇基层社会治理上突出“群众智慧”和“人工智能”相融合,把“数字化”和“网格化”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城镇“民本善治”。路桥区金清镇以“智慧金清”管理平台为依托,利用天阙2.0等信息技术,打通基层“四个平台”信息壁垒,推动形成跨部门协作的高效运行体系,依托基层网格化治理模式,最大程度解放人力,提升效能的同时,减少了社会矛盾,促进美丽城镇建设。

二是打造“智慧+”多元模式。三门县健跳镇推进智慧环卫建设,对环卫管理所涉及到的人、车、物、事进行全过程实时管理,合理设计规划环卫管理模式,提升环卫作业质量,降低环卫运营成本,用数字评估和推动垃圾分类管理实效。

三是完善社会管理职能应用。加强智慧信息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交通运维等领域的实践应用。全面落实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深化“受办”分离改革,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向乡镇和农村延伸。玉环市推动智慧城镇建设,初步完成“腾讯·玉环”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编制调研工作,购买社工服务、开展专业治理,在社会治理层面实现了以专业社工带动全民参与的目标。

抓要素保障慧民生

聚焦“人、地、钱”美丽城镇建设要素,向改革要红利,向市场要活力,向基层要动力,通过系列举措,让美丽城镇建设成效惠民生。

一是抓人才队伍建设。路桥区出台了《路桥区“一镇一平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支持人才引领;玉环市完善美丽城镇“专业人才招引”计划,强化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人才引进,引导专业人才从事专业工作,提供最高500平方米的3年免租场所,或给予相应租金补贴。

二是聚焦土地资源。仙居县淡竹乡以“一户多宅”整治、李山官坑村庄搬迁为突破,坚持拆字当头,以拆开道、拆出美丽环境、拆出资源要素、拆出发展空间,全乡已拆除3万多平方米,实现30多户缺房户的安置66.18亩的土地复垦,盘活了47亩建设用地指标,为淡竹美丽城镇发展建设腾出建设空间。

三是落实资金保障。黄岩区利用政府数字化转型成果,与蚂蚁信用评估和黄岩农商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创新引入“信用评级+银行贷款”新金融服务模式,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评级精准度、普适度和融资获得率,全力支持、推动各乡镇美丽城镇建设的产业复苏。(台州市美丽城镇办 供稿 编辑 朱宇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