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北仑区“三多三提”模式助推垃圾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
||||
|
||||
宁波市北仑区聚焦垃圾源头分类质量,优化分类收运流程,完善末端处置体系,稳步提升垃圾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多形式”引导,提升垃圾回收“含金量” 在各公共场合、学校、社区、农村加大对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力度,推行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家庭能量积分卡、有害垃圾集中兑换、垃圾分类明星家庭评选等活动,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2022年1-2月累计开展积分兑换活动290余次,兑换收集有害垃圾1.38吨,同比增长28.97%。 “多模式”作业,提升垃圾收运“精细度” 优化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公交化收运模式,推行不分类不收运机制和反馈溯源机制,2021年全区厨余垃圾进厂量20292.88吨,同比增长33%,进厂末端检测有机质含量保持80%左右,2022年1-2月厨余垃圾进厂量1354.67吨,2月有机质含量最高85.23%,比去年同期增加0.35个百分点;创新实施有害垃圾“直收直运”模式,专设有害垃圾专项补助资金,有效解决有害垃圾收运主体、过程、暂存点位不规范等问题。持续推进可回收物智能化回收体系建设,2022年1-2月回收可回收物279.79吨。 “多元化”处置,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加快末端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进度,推进(厨余)餐厨垃圾就地处置、阳光堆肥房、黑水虻生物转化等厨余垃圾就地处置模式。截至目前,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5%,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完善装修(大件)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创新推出装修(大件)垃圾专车专运的收运处置一体化、信息化管理模式,2021年新建装修(大件)垃圾资源化中转处置点位2个,2022年拟改造提升生活垃圾中转站6座。(宁波市北仑区分类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