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义亭镇构筑“1+3+4+X”体系 推进农业特色型美丽城镇建设 |
||||
|
||||
义乌市义亭镇位于义乌市西南部,总面积53.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3.81万亩,其中标准农田面积3.43万亩,是义乌传统的农业重镇,素有“义乌粮仓”和“红糖之乡”的美誉。义亭镇党委政府围绕“甜美义亭、健康小镇”主题,以美丽城镇建设为总抓手,全力构筑“美丽城镇”+“1+3+4+X”体系,打造浙中休闲宜居小镇、金义都市区生态产业基地,全力交出各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分答卷。 突出美丽城镇建设总抓手,构筑都市节点城镇体系 义亭镇位于金义都市区节点主轴节点,借助金义东轨道交通通车以及义乌“东北-西南”走向国贸大道全线通车契机,对金义都市区,编制实施“1+9+x”城镇发展总规划和《义亭镇美丽城镇建设行动方案》,制定美丽城镇建设总路径,加快“1+9+x”城镇体系建设。“1”即一张以城镇建设范围内的规划总蓝图;“9”即推动有机更新、交通道路、教育设施、土地综合整治等九大工作内容;“X”即实施美丽城防、道路两侧亮化美化等一系列民生工程,拉开城乡发展新框架,弯道超车打造“金义都市区的核心区块、试验区产业的共建板块、义乌西大门的门户通道”新义亭。先后建成或者打通环镇北路、铜山路延伸等工程,畅通镇域“体内循环”,融入都市区;完成稠义路夜景亮化、镇前街夜景灯光等街景提档改造,启动铜山岩改造提升、五亭公园改造、街心绿地建设等工程,提升城镇品质。 围绕红糖飘香建设精品线,构筑农业特色风貌体系 按照“甜美义亭、健康小镇”美丽城镇建设主题,义亭镇以全域美丽、共同富裕为愿景,全力构筑“1+3+4+X”农业特色风貌体系,坚守农业农村两大战场,刷新城乡风貌新“颜值”、提升内涵新“气质”,全面打造宜居、宜养、宜游、宜业的农业特色型美丽城镇幸福图景。“1+3+4+X”中的“1”,即1条“红糖飘香”精品线,“3”即是红糖非遗体验、稻田耕读研学、粮果采摘悠闲3大主题片区,“4”即是水稻、蔬菜、糖蔗、五彩水果4个种植基地,“X”即是西田稻香园二期、枧畴水稻公园等X个重点项目。 立足现代农业要素集聚化,构筑美丽产业共富体系 作为义乌红糖的主产区以及铁皮石斛、生态畜牧、粮油等农产品重点产区,义亭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突出红糖这一主导产业,以规模化种植基地为基础,集聚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深度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协调的农业产业强镇。2021年,义亭镇重点培育了西楼、先田、吴村等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红糖厂,辐射带动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建设,提升了产业整体水平,打造共同富裕体系。目前,该镇糖蔗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糖蔗年产量约3.5万吨,红糖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近2.4亿元。2021年,义亭镇镇农业总产值达4.85亿元。今年4月初,国家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2022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义亭镇顺利通过公示入榜“2022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强化农业基地建设主题化,构筑农耕文化体验体系 在农业特色型美丽城镇打造中,义亭镇以大健康产业重镇建设为主抓手,以“精农活旅,宜养宜学”为建设方向,突出生态畜牧、铁皮石斛、红糖三大主导产业,在保障优质水稻、糖蔗、精品果蔬三大基础产业发展的同时,围绕“生态 农业 生活”三大主题,打开空间发展格局,建设绿色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品牌,依托西田稻香园、枧畴水稻产业园及缸窑、陇头朱古村等资源营造全域旅游风景线基地,以特色的产业为基础,以生态农业为核心,以红糖文化等地方文化为特色,打造成一条集红糖种植加工、文化传承等为一体的“红糖飘香”农情体验精品线,大力发展红糖文化旅游,强化观光体验和文化创意发展,将红糖与水稻、蔬菜等传统农业产业结合,打造成为红糖文化旅游目的地、新型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构筑农耕文化体验体系,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义乌市美丽城镇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