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深入探索创新老旧小区改造新模式 |
||||
|
||||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是促进城市有机更新、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温州市城镇老旧小区主要分布于城市核心区域,设施老化、配套缺失且涉及人口多,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居住体验及城市整体形象。为此,2019年以来,温州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战略机遇,将2000年之前建成的520个老旧小区全部纳入5年改造计划,坚持以民为本、创新思路、勇于破题,截至目前已实施改造146个,惠及居民约4万户,改造面积约445万平方米,取得了“五个转变”的阶段性成果。2021年鹿城区清风碧波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被列入建设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联系点,2022年松园小区列入住建部发展工程联系点。 一是创新实施竞争性申报机制,实现“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居民意见不统一是老旧小区改造难以推进的堵点之一。为此,温州市通过实施“竞争性申报”共同缔造机制,强化居民主体意识,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把小区基本情况、改造成熟程度、长效管理机制作为指标评价,将基础设施缺失严重、改造意愿强烈、资金缺口少的老旧小区优先纳入改造计划。实施竞争性申报以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平均居民出资比例近10%,部分项目居民出资比例超20%,其中鹿城区大南街道鑫盛小区居民出资比例高达38%,同意改造意愿率及改造方案意愿率均达100%,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与群众支持有机融合。 二是着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实现“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小区整治改造对群众而言,一般会认为这是政府部门的事情。为鼓励群众参与,温州市积极搭建群众发声平台,建立老旧小区改造群众监督员机制,聘请具有技术特长及号召力的居民代表担任“监督员”,参与全过程监督,畅通居民与街道(社区)、设计及施工等单位的沟通渠道,及时协调化解改造过程中的矛盾纠纷。与此同时,把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探索建立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机关党员共同参与的多方联动工作机制,如鹿城区金穗园由小区党支部牵头统筹推进入户调研、宣贯动员、答疑解惑、组织实施等工作,联合业委会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议,收集汇总居民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属地街道及施工单位,每半月在业主群发布“小区旧改动态”,定期向居民通报改造进展,最大限度让小区居民参与到改造中,有力保障改造顺利推进。 三是统筹优化项目建设时序,实现“多次改”向“改一次”转变。为了避免反复改造导致的扰民问题,温州市按照“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统筹安排改造时序,优化项目组织实施,实现所有改造任务“最多改一次”。同时整合公安、住建、水利、民政等部门政策和资源,发挥各条线资金集聚效应,全面整治小区环境秩序类的“面子”问题,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类“里子”问题。如鹿城区借助老旧小区改造平台,统筹推进拆违复绿、消防整治、智慧安防、污水零直排、加装电梯等项目,同时将有加装电梯意愿的楼栋所涉及的地下管线迁改一并纳入改造,防止重复施工;瓯海区金蟾社区5、9组团旧改项目,不仅联合电信、联通、移动、广电等4大运营商,采用“四网合一”一体化方式成功敷设线槽6.36千米,还统一推进46幢住宅的污水零直排、屋面“平改坡”,仅用2个月就全面拆除社区屋面1.2万平方米违章,彻底解决老旧小区漏水、隔热、楼顶私搭乱建等问题。 四是加快补足配套设施短板,实现“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转变。为健全完善老旧小区及周边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家政、助餐、便利店等社会服务设施,温州市通过深度挖掘小区、片区内空间资源,充分利用包括原非机动车停车库、机关企事业单位空置房屋等在内的各种空间资源,努力为群众打造好“15分钟”居家生活服务圈。如鹿城区清风碧波组团在项目改造中构建了治理、邻里、教育、健康、交通“五大场景”,其中通过改造提升原610平方米地下非机动车库为文化活动站,解决了长期困扰小区居民的养老、医疗、文化、娱乐等需求问题;瓯海区金蟾社区对原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社区养老院进行改造升级,新增托养室、康复室、日间照料室等功能场所,同时结合邻里、教育场景,建立“银龄互助”送餐服务模式,开办老年学校并聘请有专业特长的离退休老年人开设太极拳、健美操、书法等课程,2021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五是加快全过程数字赋能,实现“群众跑”向“数据跑”转变。温州市积极响应浙江省数字化建设要求,借助入选国家“新城建”试点城市的有利契机,以“一盘棋”的视野加快谋划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智慧系统建设。该系统通过构建城市更新业务管理系统(管理端)、城市更新动态可视化监管平台(大屏端)、“阳光改造”公示系统(公众端)三个端口,有效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如管理端依托综合数据库,实现线上审核、部门协同、数据共享、考核预警等功能;大屏端对老旧小区基础信息、改造计划、项目进度等各要素信息开展可视化分析演示,辅助旧改项目信息全面公开;公众端借助在线全流程闭环申报管理平台,转变以往“上门入户调查”传统申报受理方式,推出在线意愿申报、在线受理申请、在线公示项目、在线展示改造成效等模块,最大限度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目前,该系统已基本完成系统搭建及内部测试,计划近期上线试运行,正式投用后将为全省乃至全国老旧小区信息化建设提供“温州样板”。(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