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全力打好“五大攻坚”突围战为打造高能级城市赋能添色 |
||||
|
||||
今年以来,为加快推进城市高质量建设“五大攻坚”行动,促进城区品质提升,温岭市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快节奏推进城市高质量建设“五大攻坚”专项行动,聚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决战冲刺的姿态,全力打好“五大攻坚”突围战,为打造高能级城市赋能添色。 强化顶层设计,高站位统筹布局谋划 一是搭建“一办多组”工作架构。锚定攻坚总基调,把牢工作总方向,高规格成立温岭市城市高质量建设“五大攻坚” 行动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实体化运作,各相关单位围绕攻坚任务,组建工作专班,派驻精干力量,捆绑责任、协同推进。二是压实“关键环节”主体责任。印发《温岭城市高质量建设“五大攻坚”行动方案》,逐项分解目标,层层落实任务,做到“面上统筹、分门别类、挂图作战”,确保各项工作高标准谋划、高效率突破、高质量推进。将“五大攻坚”行动纳入考核体系,实施“月督导、季排名”,晾晒比拼、赛马激励,并将督查结果与年度目标任务考核直接挂钩。三是营造“攻坚争先”工作氛围。建立信息宣传联动机制,提高宣传频率,扩大辐射效应,确保信息时效性和丰富性。以“战评”总结的形式对工作亮点、创新举措等及时进行通报。强化信息考核,提升督考效能。 凝聚攻坚合力,高标准推进提档升级 一是奋力攻坚重点区块建设。坚持整体拆迁改造和美丽城市建设双轮驱动,“两城两湖”开篇起势,以重构重塑的决心,补齐空间布局、道路设施、公共安全等方面短板,切实改善城中村群众生活品质。截至目前,融合区块、东门路AB区块、坊下街长大楼以西区块和城市“烂疮疤”区块均已超前完成季度目标任务。此外,列入今年考核任务的16个做地开发项目全部提前完成。二是奋力攻坚城市道路风貌整治。因地制宜推进道路风貌整治提升工作,坚持道路通畅与景观美化相结合,持续扮靓入城口,整体推进道路“白改黑”,提升节点风貌,实现城市整体形象和品位双跃升。目前,温岭高铁站亮化工程项目和藤岭隧道入城口改造工程项目已提前完工;三星大道和百丈南路2条示范路改造工程进度均已过半;中华路-体育场路改造工程完成总工程加速推进,上林路拓宽改造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75%。三是奋力攻坚未来社区和装配式建筑工作。强化顶层设计,精准选点、科学统筹、分类推进,全力推动未来社区创建。在高质量推进西溪、西子、锦园3个省级未来社区试点基础上,总结提炼创建经验,以全域未来社区的理念,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位。目前,西溪未来社区完成建设并通过省级验收;西子未来社区一期正式招标;锦园未来社区已开工建设。同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截至目前,实现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60.9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项目任务。四是奋力攻坚村留地开发利用。梳理主城区零星、低效村级留用地,科学谋划、合理整合、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完成消化市区村留地5宗,涉及城东街道、横峰街道、泽国镇用地项目共51.8 亩。五是奋力攻坚“断头路”“桥头跳”治理。加速推进城区道路堵点大贯通,提高市民出行舒适度和车辆通行效率。加快阳光大道、星光路、万昌西路与保塔路交叉口改造等6条(个)道路、堵点贯通工作,道路长度约 2.5 公里;已完成完成“桥头跳”治理15处。 注重亮点打造,高起点提升全域品质 一是打造滨海新城促发展。开展滨海新城相关规划编制、资源收储、项目谋划,谋划重点项目62个,总投资约935.4亿,2022年新建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约4.82亿。为高效推动滨海新城一体化项目资源收储工作,我市派驻中青班学员以“攻坚破难能力提升”为实践课题奔赴松门、石塘征迁一线,助力“两城两湖”建设,腾出发展新空间。二是整治“一户多宅”亮底色。出台《一户多宅不动产权证注销操作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保障村民刚性和改善性建房需求,同时明确各种不同的权证注销类型的操作流程,开展了一户多宅不动产权证注销业务操作培训。三是坚持拆围透绿添新景。逐步实现遮挡墙(围墙、围布)应拆尽拆,有效利用闲置地增绿添绿,已完成围墙拆除80宗、场地平整141宗,新增停车场26宗、停车位1460个、简易绿化35宗798亩、口袋公园18宗、养老用地3宗、幼儿园1宗、商业综合体2宗,后续将逐步向全市域推进。(温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