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以“综合查一次”为重要抓手 扎实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落地见效 |
||||
|
||||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杭州坚持以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一支队伍管执法”深度拓展,重点领域执法有效突破,监管执法方式不断创新,智慧执法应用迭代跃升,法治建设合力充分激发,“综合查一次”全面推广。改革以来,全市综合执法部门信访投诉同比下降14.72%,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对照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12方面工作”任务,杭州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营商环境更优、法治环境更好、人民群众更加满意”为目标,以“综合查一次”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清单优化、多跨协同、基层提升、数字赋能、队伍建设”5方面改革,确保改革进一步落地见效。 优化清单,让执法事项更精准。从权力事项源头入手,动态调整执法清单。一是抓评估优化。建立划转综合执法和赋权镇街执法事项评估机制,对执法事项实施情况开展科学评估,结合执法需求、承接能力和实施效果等进行优化调整。二是抓固化提升。推广“一支队伍管千岛湖”等做法,加快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向更多园区、站区、景区等功能区延伸。三是抓落地见效。聚焦亚运保障、民生福祉、安全生产、城市运行、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加大划转、赋权事项执法力度,力争尽快实现所有划转领域首案突破。 多跨协同,让协调指挥更顺畅。进一步强化监管执法协作,实现高效协同。一是强化协调指挥。健全协调指挥中心工作机制,开展协调指挥岗位练兵,加强与镇街指挥室衔接,形成部门统筹协调、市县乡联动贯通的指挥格局。二是完善部门协同。拓展综合执法与行业主管部门协作配合机制覆盖面,建立跨部门力量调配、检查互认、信息共享等机制,细化综合执法与行业主管部门、县级部门与赋权镇街之间的案件移送标准。三是深化“综合查一次”。开展“综合查一次”满意度评价,大幅减少重复检查、多头执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拼经济”。 提档升级,让镇街执法更高效。把牢镇街主战场,推动基层执法提档升级。一是健全架构。探索镇街综合执法队数字化管控中心,强化对镇街执法的综合协调,统筹使用下沉力量,打造基层执法“作战单元”,全面履行执法职责。二是完善规范。推动镇街综合执法队标准化建设,细化出台杭州市“枫桥式”镇街综合执法队建设标准,加大省级“枫桥式”综合执法队培育力度。三是打造品牌。开展“一队一品”建设,组织“争实绩、争满意,晒融合、晒能力”活动,创建一批“一支队伍管执法”示范点,推动“盆景”变“风景”。选树十佳镇街综合执法队和行政执法队员,促进业务深度融合,加快“专科”向“全科”转变。 数字赋能,让执法方式更智慧。坚持与数字化改革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执法迈向智慧执法。一是用好“省平台”。确保“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覆盖率达到100%,采取省、市融合建设方式,加快建设市级特色应用模块,打造切合实战需求的杭州市行政执法统一指挥平台。二是深化“一件事”。复制推广“监管一件事”主题场景100件以上,创新杭州特色应用场景,聚焦高频事项等重点领域,分类细化执法场景,探索“执法一件事”场景体系。三是拓展“非现场”。推广AI视频巡逻、渣土在线监管、超限车辆过桥等非现场执法监管模式,贯通移动端办案系统,开发法规查询等管用有效的智慧执法小程序。 建强队伍,让权力运行更规范。放大党建统领优势,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执法权力的监督约束。一是补齐法治能力短板。健全市、区两级综合执法法制保障中心运行机制,加强镇街法治人才招录和培养,把牢法制审核关口,守住办案质量的生命线。二是提升培训指导效能。推进综合执法培训基地建设,组建专业师资库,打造“理论+现场”课程体系,推动执法教程标准化,编制高频事项执法指引暨教科书式执法案例。三是推进执法全程监督。全面推广行政行为码,出台市综合执法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规定,建立嵌入式网上监督信息平台。加快清廉执法单元建设,开展无违纪违法队所创建,营造风清气正的执法生态。(杭州市城市管理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