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实施“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全面加快城乡统筹建设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城市化和城乡规划管理 一是制定实施城市化纲要和城镇体系规划。2012年,出台了《浙江省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纲要》,加快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八项机制”,提升城市化发展质量。同时,全面实施《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加快构建全省“三群四区七核五级网络化”城乡空间布局和“47624”城镇体系结构,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 二是健全城市化推进机制。2012年,继续实施部省合作和省市县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工作机制。配合省委省政府对11个设区市及义乌市开展了新型城市化工作督查,制定了全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报告和评价体系,建立省、市新型城市化工作联络制度,与义乌市政府签署共同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意见。 三是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到年底,县城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847.29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89.93平方公里。全省乡和镇的数量分别减至279个和650个,街道数量增至412个。全省城市化水平达63.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 二、城乡住房建设 一是超额完成保障房建设目标任务。2012年,全省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7万套,其中新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8645户,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的117.4%。 二是全面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施。到2012年底,全省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达到435万人,累计缴存额3401亿元,累计提取住房消费1802亿元,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00万笔、2134亿元,累计发放试点项目贷款11.12亿元,资金使用率为86%,贷款逾期率为万分之零点叁。 三是全面完成农房改造建设任务。2012年,全省完成农村住房改造建设36.3万户,完成投资975.5亿元;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4.9万户,完成投资24.4亿元,实现了农村低保收入标准(2007年)150%以下的困难家庭危房改造任务;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房改造建设示范村工程的意见》,确定启动120个农房改造建设示范村。 四是全面贯彻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2012年,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投机投资性购房得到抑制,全省房地产供求关系较好。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5200亿元,同比增长15%;销售商品房43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600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2%和20%;房屋施工面积330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10%。全年房地产地税收入521亿元,占地税总收入的19.6%,房地产增加值1781亿元,占GDP的5.1%。 三、城市公共设施建设 一是扩大城建固定资产有效投资。全年完成城市(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758.59亿元,比去年增加19.13%。占比重前五位的行业依次为:道路桥梁365.42亿元(48.17%)、轨道交通148.4亿元(19.56%)、园林绿化88.16亿元(11.62%)、排水和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36.26亿元(4.78%)、供水26.03亿元(3.43%)。 二是提升城市设施能力和水平。全省县城以上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新增40.74万立方米/日,累计达1875.38万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达99.59%;道路新建、扩建长度622.47公里,累计道路长度23069.95公里、面积42108.61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7.98平方米;新增排水管道长度1545.69公里,累计达37085.88公里;新增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108.3万立方米/日,合其他污水处理装置能力,累计总能力878.2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86.16%,其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82.83%;新增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6222吨/日,累计达4.74万吨/日,生活垃圾处理率99.31%,其中无害化处理率97.81%;新开发地下空间2000万平方米,累计达1.3亿平方米。 三是强化风景名胜资源保护。2012年,国务院批准武义大红岩为第8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省现已有1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40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合计总面积为6348平方公里,可游览面积2384平方公里,全年接待游人量1.27亿人次。 四是加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构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保护体系。至年底,全省已有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城18座、名镇49个、名村71个和历史文化街区89个,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名镇16个、名村14个。 五是加快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至年底,基本实现了县以上城市“数字城管”全覆盖,并实现“数字城管”和“12319”并轨。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整合管理资源,创新扁平化模式,城市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水平得到提高。 四、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 一是推进人居环境创建。至年底,县城以上城市新增园林绿地面积6222公顷,累计达15744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46%,建成区绿地率35.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26平方米。全省已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镇)28个、省级园林城市45个、省级园林镇9个。创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1个、国家节水型城市5个。安吉县成功创建“联合国人居奖”,成为自1999年设立该奖以来我国第一个获此奖项的县。 二是推进绿道网规划建设。2012年,研究制定了《全省绿道网规划设计导则》和《浙江省级绿道网布局规划》。完成了11个设区市和试点县市的绿道网规划,全省已开工建设绿道740余公里。省政府与江苏省政府联合启动了环太湖绿道网建设,其中我省境内的60公里绿道加快建设。 三是推进建筑节能。到年底,全省已累计设计节能建筑4.4亿平方米,建成节能建筑3.1亿平方米,形成了年节约标准煤525万吨的能力。全省有2个市、6个县、1个镇被国家列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区域。 四是推进污染减排。至年底,全面完成省政府确定的60个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城镇污水配套管网1500公里的建设任务,新增城镇污水配套管网1750公里。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达27.7亿吨,COD、氨氮去除量达到103万吨、6.2万吨,对全省COD减排贡献率继续保持在70%以上。 五、建设行业转型升级 一是抓建筑业转型升级。围绕推进“建筑强省”战略实施,坚持调结构促转型求发展,坚持抓安全重民生促和谐,推进建筑业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全省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7332.6亿元,其中出省施工产值预计达到8706.8亿元,同比增长18.1 %,外向度达到50.2%左右,超百亿元区域市场达到 234个,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二是抓房地产业转型升级。2012年,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业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大力推动现代物业服务业发展。制订《浙江省全装修商品住宅功能要求指南》,开展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广厦奖”培育和评比,推进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加快发展。深化房地产监管分析平台建设,基本实现了省级平台与11个设区市平台的联网,部分城市实现了数据动态共享。 三是抓勘察设计行业加快发展。2012年,勘察设计行业进一步完善岗位培训上岗、勘察文件审查等制度,强化抗震设防监管,严格实施业绩核查制度,严肃查处多种不良行为。勘察设计咨询业营业收入达到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