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政府“除隐患、保安全、促转型”治危拆违攻坚行动的要求,嘉善县立足县内各村实际和农户需求,通过强化体系保障、数据建档、实效治改、长效管控四方面推进农危房治理改造,取得明显成效,该县105户农村危旧房改造治理全部完成,提前完成2018年的治理改造目标任务,实现了两年任务一年完成。 科学谋划,强化体系保障 一是政策机制到位。 该县结合实际、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嘉善县农村危旧房安全排查鉴定工作的实施方案》《嘉善县“除隐患、保安全、促转型”治危拆违攻坚战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方案文件,对农民住房自建、鉴定、农村C级和D级危房的治理改造明确实施方法、落实责任分工,确保操作依法依规。并制定农村危房安全防范和处置应急预案,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政策基础。 二是组织保障到位。 配齐配强主力军,成立嘉善县城乡危旧房治理改造“双百日”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联合县土木建筑协会,抽调18名技术骨干,提供技术支撑,落实各项攻坚任务。各乡镇(街道)坚持一把手主抓,基层干部明确职责分工,全县形成层层包干负责、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宣传发动到位。 镇村联动,选派一批觉悟高、威信高的干部走村入户,及时了解危房户思想动态,宣传危房治理重要性和迫切性,全面提高农户安全防范意识和房屋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危房治理改造工作。在各村公共场所张贴《房屋安全使用知识宣传挂图》,向群众发放《农房安全使用知识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通过报纸、网络、广播、电视跟踪报道,手机短信及时推送,多管齐下,营造宣传氛围,推进政策处理,掀起危旧房整治宣传高潮。 摸清底数,强化数据建档 一是落实“三级”排查。 对全县房屋开展拉网式大排查,排查分镇村一级排查、专家小组二级排查、鉴定机构三级排查三个阶段展开排查。第一阶段由镇(街道)组织,以村为单位,村干部走访入户,登记房屋信息,对全县78741户农房进行一级排查,排查出1136户疑似危房。第二阶段,18名县土木建筑协会技术专家以每镇(街道)2名进行分组,对1136疑似危房户进行二级排查后得到106户。第三阶段,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专业鉴定,对承重结构承载力进行进一步科学分析、测算,经综合评定,确定危险等级,并提出处理建议。经三级排查统计,共有105危房户,其中C级44户、D级61户。 二是制定“一户一策”。 今年3月,该县对经“三级排查”出的危房依据房屋鉴定报告对农民住房情况进行审核,核准治理改造方式,并与危房治理改造对象签订危房治理改造协议,落实“一户一策”,共计105份。制定农村危房治理改造“一户一档”目录,依照“改造一户、核查一户”、“更新一户”的要求,及时将所有危房排查鉴定、治理改造过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存档,做到户户资料齐全,各阶段资料清晰可查。 三是录入农房数据。 组织召开全县农村危旧住房排查、鉴定和信息录入工作培训会,监督指导各镇街道做的农房系统录入工作,该县从今年1月份启动农房系统数据录入工作,深入农户基本情况了解,准确录入信息,并逐户核对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目前105户危房户录入已100%完成。 多措并举,强化实效治改 一是重安置解危房。 经鉴定为D级的农村危房,可实行公寓房安置、联排式安置、原拆原建等方式进行治理改造;对经鉴定为C级的农村危房,除采取上述治理改造措施外,还可以对原房屋进行修缮加固。嘉善县根据实际,尊重危房户意愿,按需制定治理改造实施方案,105户中公寓房安置20户,联排式安置29户,原拆原建18户,修缮加固24户,如货币安置、公房安置、敬老院安置等其他方式安置共14户。目前该县农村危房治理改造率达100%。 二是强管控促腾空。 组织鉴定机构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危旧房进行安全鉴定,严格坚持“四个原则”做好腾空(即:排查必须全覆盖,所有房屋全面入党;发现隐患要全面组织鉴定;经营性房屋无论有无安全隐患必须强制鉴定;鉴定为危房的必须坚决停止经营活动),如涉及公共安全立即实施拆除。对腾空后的危房进行贴封条、封堵门窗、停水停电、立警示牌、村镇两级巡查、第三方专业机构监控等内控外控措施,杜绝危房户回迁。该县改造治理过程中腾空率100%,其中57户拆除。 三是先改造再鉴定。 对于有意愿且有维修价值的C级危房实施维修改造。维修改造过程中在危房四周悬挂警示,确保住户及周边行人的的生命财产安全,扼杀安全隐患。维修改造后,再次组织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截至目前,16户维修改造治理对象中已完成14户的再鉴定工作。 稳抓源头,强化长效管控 一是开展日常巡查。 通过县、镇、村联动,真正落实日常巡查,县级落实月度例会、镇级启动督查巡查、村级定期上报,在腾空、拆除、维修、竣工、安置等工作中的进展情况和经验问题。加强纵向沟通配合。同时打响治危排名战。将农危房治理改造任务列入全县“城乡环境整治排名战”,把农危房改造作为“双推”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每月通报完成进度,保证各镇(街道)横向沟通机制通畅,比学赶超,争先争优,落实主体责任,并成功提前打完了“农村治危攻坚战”。 二是落实应急联动。 各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组织架构,设立应急指挥机构,明确各自职责。分级响应机制,根据房屋安全隐患及可能造成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和紧迫性,由低到高划分为四个响应级别。做好应急准备,落实安全突发事件的排查和巡查,及时发现房屋安全隐患,不留死角,并做好危旧房排查情况的统计上报工作;以紧急疏散人员、确保人员安全、减少伤亡为原则,启动预案,作出应急处置。对事故周边房屋进行排查鉴定,开展房屋加固维修及拆除工作,房屋抢险工作评估,完善后续处置。落实应急保障,包括队伍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信息保障。 三是监管农房建设。 从农房审批、村镇建筑工匠管理等方面着手,规范管理农房建设,出台《关于建立完善农民建房管理相关制度的通知》,从政策上规范农民建房带方案(通用图集)审批制度、农民建房挂牌施工制度、农民建房“四到场”制度和农民建房管理工作巡查制度。从制度入手,提高农村建房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从源头抑制危房产生。(嘉善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供稿 编辑 张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