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三改一拆”行动以来,宁波市奉化区累计拆除和处置违法建筑1041.36万平方米,完成旧住宅区、旧厂区和城中村改造面积897.29万平方米,完成拆后土地利用面积349.44万平方米,拆后土地利用率达85.11%,真正做到了“以改促拆、拆改结合、拆有所得、拆有所用”,有力助推了全区健康美丽新城区建设。 一是助力盘活土地资源。奉化区积极在盘活土地资源上下功夫,通过“拆、改、补、罚、保”并举处置的方式,为社会经济发展腾出空间、打通脉络。累计报批低效用地28个批次,面积459.94万平方米,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升级。同时,各镇(街道)利用增减挂钩“占一补一”政策,对辖区内闲置旧村庄、闲置安置场点、闲置校舍等逐一排查,积极上报项目,努力争取资金,通过对农村危旧住房进行征迁补偿的方式,为城市发展置换建设用地面积。除枫弄村外,萧王庙陈家岙村、大堰湖边桥村、溪口镇榆樟杨村等纷纷大力推进土地增减挂钩拆迁复垦项目,有效保障了建设用地资源。 二是助力重点工程建设。 奉化区牢牢抓住撤市设区的宝贵机遇,践行倍速提升的发展理念,通过“拆改用”并举,积极推进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在助力城市综合体和商业发展方面,锦屏街道利用旧厂房拆后土地建设集办公、五星级国际品牌酒店、超市、住宅等为一体的宁兴城市广场;岳林街道对斗门村实施城中村拆迁,腾出土地用于建设奉化万达广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奉化的城市新地标。在打通断头路方面,锦屏街道通过拆除临时建筑审批逾期的原长汀夜宵城,成功打通了桥西岸断头路,并结合原热电厂改造,加快开工建设城市文化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奉化的城市客厅和市民的文化休闲之地;岳林街道拆除奉化波音线缆音响有限公司、奉化铜带厂等旧厂房18家,面积3万余平方米,打通了中山东路,极大提升了城市交通形象。在助力重大项目建设方面,西坞街道通过拆除艾美盛、库尔曼等违建厂房用于建设东江治理工程,为改善西坞内涝问题提供基础保障;溪口镇利用上白村11万平方米拆迁地块建设浙江佛学院,提升雪窦山弥勒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此外,该区通过开展拆违利用,积极助推了宁南贸易物流区、中交未来城、宁波至奉化城际铁路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和重大平台建设。 三是助力新农村建设。 因历史遗留原因,一些农村存在着大量违法建筑和破旧房屋,严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制约发展空间。奉化区将“三改一拆”行动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在拆违解危的基础上,对拆后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和利用,有效提升了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盘活了发展空间。溪口镇沙堤村依托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分四期推进旧村改造,拆除2万平方米破旧房屋,新建168套4+1公寓式住宅,并统一房屋风格,保持庭院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西坞街道金峨村实施整村拆迁,并分四期建设安置房,建筑面积达7.47万平方米,同时利用拆后宅基地成批式造田43亩,圆了村民的“安居乐业梦”。此外,全区各镇(街道)积极推进梳理式改造,如裘村镇马头村积通过提升村庄景观,改造、拓宽道路,建设横江湿地游船码头,改造旧村面积6.1万平方米,同时保护原生态旧宅古居,建成了集观光、体验、休闲于一体的“水墨马头”景区;萧王庙街道青云村,实施新农村综合整治面积18.03万平方米,把青云村打造成一个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古村。目前,该区已有溪口镇新建村、大堰镇常照—湖边桥村、莼湖镇栖凤村、裘村镇黄贤村和马头村、西坞街道金峨村和萧王庙街道青云村等7个村入选首批“省3A级景区村庄”,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四是助力人居环境改善。 奉化区突出民生导向,将拆改的落脚点放在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积极利用拆后土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洁化、绿化、美化”,不断增强群众满足感和获得感。如借助“四边三化”“两路两侧”专项治理行动,岳林街道组织拆除西坞高速出口附近1.11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实施出口景观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4.25万平方米,设置了“桃花盛开的地方”、“打造第五大佛教名山”等极具奉化特色的标识牌,打造了城市新窗口;裘村镇对主道路两侧拆违空地实施特色植被景观复绿作业,新增绿化面积1.63万平方米,打造风景靓丽的沿线风景线。此外,各镇(街道)积极利用拆后土地开辟停车场、公园、广场等,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如锦屏街道利用高压走廊拆后地块改建停车场,新增停车位600余个,有效缓解了城区停车难问题;通过实施春晖公园改造工程,对原有绿化、景观、灯光等进行改造提升,新建景墙、亭榭和水系挡墙等,方便居民休闲娱乐;溪口镇在拆除武岭广场周边原有建筑的基础上,通过铺设地面、种植特色植物、完善基础设施等,新建改造广场面积1万余平方米,打造了舒适大气、安全便捷的休闲环境。同时通过拆除原毛纺厂地块、惠政一地块等等,开工建设南山府、时代尚府等高档住宅小区,实施花园新村和南山新村等成片危旧房改造项目,有效改善和提高了群众居住水平。(省“三改一拆”办 供稿 编辑 朱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