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0000024822425/2018-60705 发布机构 浙江省建设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宁波市北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依托高科技装备“助力”管理执法


发布时间: 2018-01-31 00:0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宁波市北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推进城市管理科学发展过程中重视以“科技”为引擎,加快执法信息化建设,加大高科技技术应用力度,按照“高标准、重规范、讲实效”的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了统一、规范、高效、齐全的城市管理和执法办案工作体系,较好地实现了科技与城市管理的有机融合,促进了城管执法的公正规范和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科技融入管理,实现精细服务
  为应对近段时间的雨雪天气,排除城区道路冰冻隐患,北仑智慧城管中心运用“大数据”科学分析得出积水点“差位图”,实现积水点精准改造,有效缓解了城区路边冰冻灾害的出现,提升极端天气应对水平。
  以问题为导向,用数据来说话。北仑智慧城管中心收集城区三年多来1977条积水数据,结合排水管道分布情况,绘制成积水点“差位图”,通过分析积水差位,精准定位积水原因。数据分析显示,积水差位较大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城区的6条路段,主要原因是缺少排水口,道路轻微下陷,雨水井处于水平高位。
  以管理为基础,促进源头治理。针对积水问题一一“对症下药”,对经常性积於、堵塞路段雨、污水管道每个月疏通一次,最大限度保障城市排水能力;对排水始终不畅的区域,实施雨水管道改造;对下沉路段进行集中修复,从根源解决积水问题。已疏通管网176公里,清理淤泥700余吨,更换、维修各类问题窨井盖400余座,新建、改建雨水管道73处,集中修复下沉路面面积1952平方米,有效改善道路通行环境。
  以执法为保障,打击非法排污。根据下水管堵塞“点位图”分布情况,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加强相关路段的日常巡查力度,强化对周边商铺违法接管排水、非法排污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员同步提高雨雪天道路积水冰冻普查频率,对下水管道堵塞、路面积水冰冻、道路沉降等问题及时发现,并联合市政、环卫、排水等部门齐发力,确保雨雪冰冻天气城市道路安全通畅。
  科技规范执法,助推阳光公正
  2017年5月1日起,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管理执法办法》正式实施,其中规定城市管理执法主管部门应当运用执法记录仪、视频监控等技术,实现执法活动全过程记录。早在该《办法》出台前,该局已经认识到记录执法活动的重要性,开始为一线执法人员包括协管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并在利用执法记录仪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使用、管理制度。制度要求执法人员在处理一般违法行为时,将执法记录仪佩戴于胸前口袋上,记录执法现场全过程,保证连续录制,不得间断。处置敏感和重大执法事件时,在启动执法记录仪的同时,还要视情况使用录音笔、摄像机、车载视频摄录设备等实行全程录音录像。为了配合记录仪更好地发挥作用,该局还启用了多终端工作站管理平台,保证视频数据规范上传、安全保存。  

       截至目前,该局已为所有执法队员、协管员配发执法记录仪631台,配发率达到100%,在下属11个基层执法中队全部安装多终端工作站管理平台,2017年全年累计上传摄录执法视频时长2759小时,上传视频、图片证据数量17578个,借助记录仪解决执法疑难问题400余个,共装备各类摄像设备、录音设备149台,帮助办理疑难案件200余件。在助推行政执法公开透明的同时,也保护了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有效减少冲突、投诉的发生。

  科技助力执法,高效突破案件
  今年来北仑经济发展迅速建设发展速度快,且北仑对接宁波都市核心区辖区域乡村面积大,沿山缓坡、闲置农田比较多,因此乱倒泥浆渣土、偷盗塘渣、无证清运等违法案件时有发生。虽然对此类违法案件城管部门向来是严管严查,但是根据传统的执法程序只能在第一时间赶赴案发现场进行取证,将违法车辆进行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然后进行立案调查。而乱倒泥浆渣土、偷盗塘渣、无证清运等违法案件由于案发现场具有变化性,证据容易流失,执法人员曾经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有很大难度。对此,北仑城管创新执法案件办理模式,运用遍布大街小巷的视频监控录像固定当事人线索证据,使用自卸车自带的GPS导航系统模拟轨迹提供辅助证据,使用卫星图比对、无人机航拍进行现场勘查,快速高效固定证据,从而对违法行为进行立案处罚,让这些隐藏起来的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通过高新技术利用极大地打击了辖区内各类违法案件当事人的嚣张气焰,运用高新技术拉起了高压线,有效减少了辖区内乱倒(偷倒)泥浆渣土、偷盗塘渣、无证清运等各类违法案件的发生,维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市容环境。(省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局 供稿 编辑 曲玲玲)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