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0000024822425/2018-57828 发布机构 浙江省建设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苍南县大渔镇“众筹模式”走出经济薄弱小城镇整治好路子


发布时间: 2018-03-13 00:0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大渔镇采取“众筹模式”,建成了文化广场、农贸市场、主街区改造等多年来一直想建但未建成的16项民生项目,一举创成省级卫生镇、市级基本无违建镇,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农民自己建城理城”的新路子。
   集众“智”谋方案。 一是整治主体“自下而上”。 该镇创新开展村民承诺整治行动,在行动之初,就将行动目的、意义和美好愿景广而告之,派出6个工作组,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2场次,派发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张,积极发动村委村民投身整治,以书面承诺的形式启动集中整治,共收到承诺书275份,承诺率100%,真正变“要我创”为“我要创”。 二是项目确定“自下而上”。 通过实地走访群众、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邀请村里有德望的人士开展交流会等形式倾听群众呼声、采纳群众意见等,该镇前后共召开6次村民代表大会,汇总群众最希望最迫切想干的事情,共收集各方意愿100余条,最终选定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教场路、教场后路、兴南路道路改造提升、垃圾坞改造工程等34项民生项目列入计划。 三是破解“顽疾”“自下而上”。 作为典型的渔业乡镇,渔具毛竹乱堆放是该镇最大的顽疾。该镇广泛向民众征集“招数”,通过召开渔民代表会议,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最终采取集中设置毛竹堆放点,并以废旧钢管搭建毛竹堆放架,有效解决了毛竹乱堆放难题。另外,渔具堆放、自来水管飞线等环境顽疾也得到有效解决。
   合众“力”治难点。 一是通过“路长制”发动村两委干部争当“整治先锋”。 改变以往“路长”由镇干部担任的模式,该镇将全镇道路进行划分,确立14个路长,并由村两委干部担任路长,负责道路沿线所有的“十乱”整治。路长为各条路的环境整治网格长,并建立路长汇报制度,定期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汇报情况,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全年共清理垃圾死角500多处,销毁破鱼网、旧毛竹130多吨,清理小广告510多处,取缔家禽养殖35处,拆除旱厕5所,拆除遮阳棚33处,拆除蓝色屋面27处,处置僵尸车17辆。 二是通过“劝导团”发动热心人士“呐喊助威”。 积极发动党员、村民代表、老干部为劝导团成员,并将每月5日、15日、25日作为固定劝导日。2017年以来,共进行劝导活动50余次。例如在最近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迎检冲刺中,劝导团分批组织成员每天出动劝导,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群众对垃圾不落地形成高度的自觉。 三是通过载体发动群众参与小城镇文明行动。 该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道德星、法纪星、计生星、致富星、诚信星、新风星、公益星、科教星、文体星、生态星的十星评选,对随地扔垃圾、乱堆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通过十星人员上台领奖树立典型和在“天网工程”及大渔发布曝光不文明人员,使村民感触到文明行动人人有责,村民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大渔环境卫生的大改变。
   借众“地”美环境。 一是利用废弃地建设公共场所。 通过整理,全镇共有各类废弃地40亩,利用废弃老造船厂、老客运站、老蚊香厂建设文化广场、地质公园、体育健身点等群众的公共活动场所。比如北行地质公园以前是一个废弃的停车场,杂草丛生,堆满垃圾,现在改造成为地质公园后,绿化整齐有序,环境优美,是村民晨练的好去处。 二是拆除围栏打通断头路。 大渔镇普遍存在院子大路窄的情况,为打通“经脉”,破解交通困局,让小镇交通更加“舒经活络”,该镇发动群众拆除围墙让出自家灰堂地用于道路拓宽,共拆除围墙300多米,打通教场后路、教场街、南山街、南山后路、南行后街、菜场街6处断头路,实现城镇道路的微循环。 三是利用闲置杂地建设美丽庭院。 大渔全镇镇共有杂地30多处,利用“脏乱差”的杂地建设美丽庭院是该镇整治的又一特点,共整理杂地10处,变“污点”为“亮点”。比如北行街168号屋前空地,原本是一块脏乱差的老宅基地,现改造成有草坪有花有树的绿化带。再如大渔有多个多年沉积的垃圾堆放点,通过改造,目前已建成多个“口袋公园”。(省整治办 推荐 编辑 朱宇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