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事关城市发展、百姓福祉,近年来已成为地方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房屋征收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了城市建设发展的大局。湖州市南浔区頔塘南岸旧城改造工程,涉及征迁用地982亩,被征收对象1940户,范围之广、面积之大,均创下了历年之最。南浔区委区政府视规划为龙头、政策为关键、群众为基石、组宣为保障、纪律为后盾,通过高起点统筹谋划、大平台集中作战,坚持深入群众、依靠群众、阳光征收,开创了规模化征收新模式。 统筹谋篇布局,绘制区域征收“路线图” 一是高标准定位。 頔塘古道,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被誉为运河活化石,是南浔重要的文化名片。南浔依頔塘而建镇,两岸商业氛围形成较早,存在着环境面貌陈旧、基础设施落后、功能布局分散等诸多问题,改造需求十分迫切。为此,南浔区开展了多轮研究,先后完成了整体概念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对頔塘两岸区块的功能定位、空间形态、城市面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讨和策划。2016年底,区委区政府明确了重塑頔塘辉煌、铸造城市主轴的规划建设思路,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頔塘南岸旧城改造,全力打造极具江南特色的商贸休闲胜地和城市公共服务次核心区域。 二是系统化推进。 规划建设方向明确后,邀请多家国内外知名设计院深化了頔塘南岸及城市中轴线城市设计,通过层层筛选,确定了“东部古镇配套服务、中部城市形象展示、西部运河生态休闲”的功能分区,在頔塘南岸建设以城市阳台、运河商业风情街、泰安路商业步行街、城市展览馆、邻里中心、住宅小区为主的高端建筑群。在方案基本明确后,就迅速排定了“一年出形象、两年见成效、三年铸精品”的工作计划,确定了拟征收范围,制定了推进时间表,同步完成了作战方案、资金测算、可研评估、排查摸底、组织宣传等工作。 严守法律准绳,端平依法征收“水平尺” 一是善破陈规,依法定策。 征收补偿政策是房屋征收工作的灵魂所在,相关部门兵分两路,一路人马负责吃透省市文件,研究学习兄弟县区先进经验,一路人马负责属地排查摸底,模拟演练征收区域中可能遇到的难题。让懂法的人定政策,让有经验的人挑毛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提出了将签约期限分为两段,奖励金额、选房顺序与签约时间段相联系,鼓励“早签约多得利”的征收思路。调研完成后,两路人马多次探讨修正,不断优化补偿方案,确保了頔塘南岸房屋征收补偿方案既符合法律法规,又结合南浔实际,切实行之有效。 二是亮底征收,依法施策。 区委区政府明确落实法制办专职副主任及工作人员负责公开事项,出台了相关制度,监督审核房屋征收各项工作流程,按照“政策公开、标准公开、信息公开、结果公开”的要求,确保程序到位、全程公开、亮底征收。在房屋征收阶段,要求工作人员严格落实征收补偿方案,对质疑征收程序的被征收人要带着相关文件上门,对谣传他人补偿结果的被征收人及时公开信息查询情况,对评估结果确有错漏的被征收人可以申请评估复核,确保了政策全统一、信息更透明、问题不过夜。 践行群众路线,画好和谐征收“同心圆” 一是深入群众,听民意集民智。 区委区政府牢记征收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在房屋征收启动后,区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先后5次召开民意代表座谈会、人大政协研讨会、补偿方案听证会,在征收区域设置了6处公示栏公示规划建设概念图、安置套型意向图,累计发放13000份征求意见稿、宣传册、效果图,多方面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共计修改房屋征收补偿方案4次、改进商业街规划布局5次、优化并增加住宅房屋安置房源3次,切实把征求意见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 二是站位群众,保民利聚民心。 房屋征收工作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頔塘南岸房屋补偿方案在多次征求意见后,增加了临时安置费用、修订了时间段奖励、调整了签约搬迁期限、兼顾了一户多宅等问题,同时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司法调解中心,统一受理水、电、气、通讯等注销手续,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安排了临时安置住房,协调处理商业房屋租赁关系。人民群众看在眼里、放在心里,积极配合签约搬迁,社区牵头成立了群众工作组,吸收积极配合的群众出谋划策,让群众做群众工作,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一起劝导不了解不配合的被征收户,在群众帮助下签约搬迁户数达70余户。 秉承铁军作风,实施规模征收“速决战” 一是缜密运筹,平台作战。 成立领导小组,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设征收指挥部,充分发挥“指挥棒”牵头拿总的作用,建立工作例会、通报制度和协调机制,联络员每天碰头,小组长一周两会,签约阶段每天通报进展情况,区领导多次紧急召开专题决策会议,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设房屋征收组,分20个工作大组、72个工作小组,区四套班子领导任大组长、区级部门负责人任小组长,抽调精兵强将达429人。作为征迁“主力军”,大组长靠前指挥,小组长率先垂范,工作人员更是抢晴天战雨天,不分白天黑夜,放弃节假休息,秉承了南浔“铁军”作风,确保了签约顺利推进。 二是强化宣传,协同攻坚。 设宣传报道组,结合旧城改造特点,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展板、微信平台等资源,“广播站”式的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报道,为广大被征收人算好征收补偿账、环境改善账、发展受益账,让群众理解、支持、参与旧城改造工程,营造了浓厚的征迁氛围。设攻坚保障组,协调法院、纪检、组织、公安、教育、国地税、卫计、市场监管等单位通力合作,在关键环节、棘手问题上勇于担责,市级部门和兄弟单位鼎力相助,极大的发挥了“突击队”推进作用,尤其在签约期限末段,区领导亲自牵头协调,为房屋征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第15天签约率达到80%,第20天签约率达到97.8%。 严肃监督执纪,筑牢规范征收“篱笆墙” 一是明确“两个严禁”。 房屋征收工作启动后,区纪委第五纪检组同步进驻指挥部,明确提出“两个严禁”:严禁接受宴请、收受财物,严禁突破政策、违规签约。在签约大厅入口位置设立纪检监察室,设置投诉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工作纪律上墙,全程参与项目监督,要求所有工作人员牢记工作纪律,绷紧规矩之弦。在举报投诉面前,区第五纪检组敢于较真、积极求证,用事实依据彰显了机关干部的廉洁本色。 二是确保“两个必须”。 在严把政策底线和廉洁底线的同时,区纪委提出确保“两个必须”。 必须公开透明。 严把政策廉洁关,既要做出来,又要亮出来,房屋征收的每个环节、每项补偿都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公开透明。 必须履职尽责。 党员干部在重点工作面前,不仅要守牢底线、不碰红线,还要避免不作为、懒回应,明确首问负责、一跟到底,对于本人或亲朋在被征收区域有房产的,要率先签约、积极劝导,有力推动了房屋征收工作顺利开展。(省“三改一拆”办 供稿 编辑 朱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