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宁波市委、市政府有关指示精神,镇海区按照北高教园区、宁波大学周边环境整治提升的要求,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工作举措,快速启动相关行动,以多举措综合整治来提升宁大周边的环境,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抓规划先领,打造双创平台。 宁大周边区域聚集着“三校一所一院”,是全市科教研发资源的密集区、创新资源富集区、人才储备最密集的区域,镇海区紧紧依托区位优势,坚持规划先领,倾力建设宜业、宜居、宜创、宜学的新型城市区域。目前,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双创大街将通过精准招商、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手段加快集聚新兴产业,积极构筑“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创业生态体系。《宁波市北高教园区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前不久也已经公示,区块功能定位为以教育科研功能为主体,辅以居住、商贸等综合功能的高等教育园区,城市文化、科研、创新的核心片区。此外,该区还着手组织编制“甬江科创大走廊(镇海段)”规划研究,规划范围南至甬江,北至北外环-雄镇路,西至329国道,东至甬江入海口,包括整个甬江北岸区域。规划形成“一廊三带,三核五谷”的整体功能结构布局。这些规划都可进一步发挥宁大周边区域的带动引领性作用,统筹空间资源的战略布局,加快宁大周边区域的建设。 抓项目建设,提升区域品质。镇 海区坚持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进一步优化宁波大学周边城市交通,提升区域城市品质。 一是加快宁镇路改造进度。 该区负责的宁镇路改造一期工程西起宁波大学,东至金河路,全长约3.7公里,按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主线双向6车道。该区成立专项工程领导小组,狠抓工程进度,目前一期北半幅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南侧封闭施工,计划2018年底建成通车。工地围挡全线喷绘布全范围覆盖,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文明树新风”、 校园文化主题等公益广告为主,并在所有路口采用黄色水马围护。同时,于2015年底启动二期工程(金河路-环城西路)前期研究,目前正在进行工可报批,初步设计文本、施工图初稿均已完成,政策处理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力争2018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20年底建成通车。 二是加快逸夫路南段二期前期准备。 逸夫路南段二期工程南起宁镇路,北至翰香景庭,全长约658米,道路标准横断面宽度44米,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主线双向6车道。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工可报批,初步设计文本、施工图初稿均已完成,政策处理工作已启动,力争2018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19年底全面完工。 三是加快国科大材料学院地块征拆进度。 该区域的拆迁工地地块总用地面积约90亩,拆迁前原为庄市街道汉塘村张家、林家自然村。2017年初该地块启动征地拆迁工作后,环境秩序有所恶化,偷倒垃圾、乱堆放等现象时有发生。为此,该区在加大执法巡查力度的同时,加快了对该地块的征地拆迁进度,并同步推进了场地清理平整和围墙砌筑工作。至3月15日,该地块已全面完成了拆迁清零工作,并实现围合封闭管理,已具备使用条件。 抓点位整治,落实长效管理。 年初根据市里统一部署,该区组织属地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对北高教园区区域以及中官路沿线进行了认真、细致地现场踏勘,研究处置措施,快速启动了相关整治工作。经多方共同努力,至2月下旬,五处问题点位整治任务已全部完成。 一是因地制宜,分类别整治。 针对五处问题点位,分门别类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小面积的乱堆放问题、无主易拆的乱搭建快速予以清理、拆除。对绿化补种问题,先予以清理,适时再进行种植。对一些难点问题,如宁大步行街摊位多、环境乱,该区也多次开展集中整治,一是对宁大步行街进出道路进行了单行线和停车位改造,解决了道路拥堵问题;二是拆除了步行街内部分简易建筑,畅通消防通道,消除安全隐患;三是不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消防安全、跨门经营、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规范经营行为;四是将步行街纳入动态保洁和垃圾“以桶换桶”清运范围,并增设环卫设施,进一步提升了环境卫生水平。 二是确保成效,强化督查验收。 为确保整治成效,该区落实问题点位销号验收制度,对上报完成的点位逐个现场核实,不符合要求的退回继续,切实做到问题点位真整实改。 三是自查自纠,落实长效管控。 在去年对宁大周边区域改造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市政设施配置,提升市政、园林、环卫的养护标准,对部分绿化带、公交候车亭、停车位等公用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同时,还对照整治要求,举一反三,积极进行自查自纠,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效。截至目前,该区域共整治问题点位50余个,绿化补种10余处。针对宁大学生村前的毓秀路沿线的交通秩序和市容环境,增派8名保安实施常态化管控。此外,还全面落实宁镇路、中官路、轨道2号线等辖区主要道路“路(段)长”负责制,完善日常巡查、整改落实等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打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区域环境。(省“三改一拆”办 供稿 编辑 朱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