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以来,温岭市箬横镇加快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整顿规范城镇秩序,打造特色老街,全面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截至目前,拆除各类违法建筑72.41万平方米,清理垃圾9984吨,清理卫生死角2582处、乱张贴乱涂写5647处、乱堆乱放5639处,整治四小车、僵尸车237辆,整治乱停车6281辆、占道经营1253处,成功通过省级卫生镇复评。其主要做法有: 坚持以整治镇容镇貌为核心 完善城区功能 一是加强规划方案引领。 编制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明确6个精品示范工程建设和6大专项行动,制定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将整治内容分为18个大项和68个小项。2017年3月底完成小城镇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并报批。 二是加快推进工程项目。 列出工程建设进度表,通过推进会、协调会等,解决工程进展难题。截至目前,开展协调会23次,解决横滨大道南延征迁、育英路立面改造房屋结构、老城区路面修复管道完善等问题42个。现已有32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西江入口、横淋线路灯亮化等26个项目已完工。 三是实施“低小散”行业整治。 开展四无企业(作坊)整治。完成53家企业、824家作坊整改,拆除浦头违建工业区块107亩。通过拆后利用、旧厂房改造等措施,整合土地资源,搭建产业集聚发展平台。今年涉及箬横科技园、李桥小微园等7宗小微园区建设,用地面积230多亩。截至目前,1个项目投产,其中3个项目正在建设当中,3个项目正在前期准备。 坚持以整治环境卫生为根本 提升城镇品质 一是加强路面保洁。 针对保洁设施少、保洁人员管理分散等问题,今年采购7辆环卫车等环卫设施,新增31名保洁员,把箬横村、解放村等6个村的保洁员归并到镇环卫所,实行统一管理,提升保洁效率。一级路段实施两班倒制度,时间从原来的12小时增至16小时。 二是实施水体治理。 开展河道和小微水体整治,分3个标段对全镇238条河道实施全日保洁,并落实河长制、塘长制每月开展4次巡河。截至目前,发现问题1420处,整改1415处,309条劣五类小微水体通过剿劣验收。开展排污整治,完成396家六小行业污水纳管,镇污水处理厂扩建提标改造工程进入试运行,日均污水处理量可达到1万吨。 三是完善公共设施。 实施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完成义民、西浦2座垃圾中转站排水设施修复、垃圾处理方式改进等改造措施,通过压缩垃圾再转运到东部垃圾焚烧发电站进行无害化处理,垃圾处理量从原来的每日50吨增至100吨,实现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通过硬件提升、绿化设置等措施,改造提升二类厕所5个,新建一类厕所2个,预计五月将全部完工。 坚持以整治城镇秩序为重点 优化人居环境 一是开展市场秩序整治。 开展全区域农贸市场周边秩序整治,镇行政执法中队每日对重点区域进行不间断巡逻,并开展夜间突击执法,对流动餐饮聚集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现象及时清理。截至目前,取缔流动餐点617处、流动摊贩1102处,清理占道经营1253处。实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落实箬横菜场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创建,规范经营秩序。目前,该菜场已经完成外立面改造,消防设施、摊位装饰、灯箱、地面铺砖等内部改造正在施工中。 二是开展空中秩序整治。 针对未经审批、不符合规范标准的户外广告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限期7日自行拆除,对无法拆除和逾期不拆的进行强制拆除。截至目前,拆除广告牌280处4265平方米。通过铲除、松香水稀释、刷粉覆盖等方法清理纸质小广告3650处。为保障管线安全及城市美观,实施通信线路(弱电)上改下,实施强电上改下,目前已完成6条主干道上改下工程,次干道上改下道路已完成75%。18年新增的上改下工程,已完成管道铺设工作,预计5月初完成线缆入地工程。 三是开展道路秩序整治。 开展僵尸车、四小车整治,拖离僵尸车42辆,处理四小车195辆。通过规整闲置土地、废弃地整理等措施新建埭头小区、中横街等6个停车场,停车位增加399个。埭头小区停车场、中横街停车、农贸市场停车场、副食品市场临时停车场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加强城区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计、道路标志、标线、标牌规范化建设,目前横滨大道交通标志标线工程、大转盘交叉口渠化已完工,兴箬路、中兴西路等4条道路标志标线即将建设完成。 坚持以打造特色街区为亮点 提升文化底蕴 一是依托老街底蕴筑新貌。 对城区盖育英路、团浦北路、东大街3条历史街屋、街面等实施改造。在建筑立面上,维系小青瓦坡屋面、山墙等造型元素,恢复二层木板墙做法并适当增加格扇窗,一层木柱倾斜损坏在不影响结构安全下采有青砖墙外包,并对不良景观进行遮挡和整饬。结合老街现有功能,对现状环境进行梳理和整治,实施保留清洗立面、立面整饰、石板街面铺设、沿街店招标牌更换等措施,在视觉和立面上形成有层次的街区景观。 二是更新焕发老街新功能。 街区功能以保护原有历史建筑为主,在其基础上进行翻新加固,加强街景立面改造统一,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的有机更新,主要实施排水管网重造、道路修复、线路改造等整治工作,保留传统建筑的韵味同时,与现代建筑融合。目前,共完成房屋立面改造300间,道路修复320米,完成沿街用房门面提升改造110家。 三是规范统一街面风格。 按照“整体规范一个样,细看一店一个样”的格局,统一实施木质门窗、门面,打造穿斗式和台梁式结合的房屋结构,略呈徽派的建筑风格,有效提高了老街整体形象。同时,打造良好的街道空间形态,户与户之间檐廊毗连串通形成沿街廊道,实现遮风避雨,交通功能,商业活动价值。(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 供稿 编辑 朱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