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常山县同弓乡以“一户多宅”集中整治为契机,把农民建房管控、农村风貌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系统设计,专班推进。 对全乡区域内的违章建筑、“一户多宅”、危旧房等多次整治末破解的陈年“顽疾”。通过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在软硬廉施下,同弓乡与新虹料场6家连片厂房签订违章厂房拆除协议,协议拆除总面积达26000万平方米。目前,已拆除约15000平方米。 设好“一盘棋” 为拆除违章建筑定标提标 一是成立一个专班。成立拆除违章建筑专班,由乡党委书记和乡长牵头,各班子负责协助,对本次活动进行综合协调、统一指挥。先后召开3次动员推进会,从时间、人员、分工、后勤保障等要素着手不断完善工作方案。同时,实行日汇报、日汇总、日协商等工作机制,为拆除违建打实基础。二是制定一套方案。根据6家厂房经营户的违章类型、户主情况、建章面积、经营种类等方面,经专班工作小组讨论研究后,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要求,制定了一套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及细则。专班共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联系2户业主,实行“5+2”“白+黑”轮番上门宣传政策,做足思想工作,并收集企业主的意见,在日汇报时,展开研究讨论并商量对策。自5月15日至5月31日,专班小班轮番上门次数累计达200余次。三是挂出一幅战图。根据制定的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专班工作人员,认真把握好时间节点和步骤安排,分阶段、分节点、有重点、有方向地推进拆违工作。与专班小组领队立下“军令状”,实行挂图作战,日督日查,要求在5月31号前签订拆除协议,6月15日前搬迁完毕,6月30号前拆除完毕。同时,以“销号处理”的方式,对违建点位做好分类标记,挂图上墙,对已拆的上图标号,做到拆一处、销一处。 打好“组合拳” 为拆除连片厂房保质保速 一是做实拆前准备,确保有备无患。由工作组统筹部署调查排摸工作,对该片区域每一栋厂房,每一处辅房全部登记造册,邀请测量队对所有建筑的面积进行精准的勘察,将6家企业的基本信息、违章面积、建筑图片等内容登记入册,并统一标准绘制建筑平面图。坚持“走为上计”,做深做细企业主的思想工作,确保政策宣贯到位。同时,做实依法强制拆除的准备,在前期发放《限期搬离通知书》《限期断电通知书》《限期拆除通知书》等通知单,以软硬兼施的方式,6家企业主与5月底全部完成拆除协议的签订。二是做到拆中有序,确保稳步推进。根据无人机航拍图,对总体拆除情况和进度的掌握清晰明了。因拆除范围广,涉及多家企业主,各企业主拆除的方式不同。因户施策,对人工拆除的企业主,安排专门拆除队帮拆、助拆;对挖机直接拆除的,由企业主自主联系或乡政府代联系的方式,确保拆除中有备无患。同时,在拆除的时间内,安排乡村两级干部坚守拆除现场,确保拆除工作顺利完成。截至目前,共有26000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已拆除15000平方米。三是做足拆后工作,确保顺利完成。按照计划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建筑垃圾,实现建筑物料的再利用,做好拆后物料有序堆放和保管;对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及时做好清理工作。既减轻了环境污染,又能减少经济损失。同时,做好企业户拆后的思想工作,确保拆违工作顺利有序的完成。目前,共投入人工126次,清理建筑垃圾8车。 用好“三张牌” 为拆后连片空地筹划蓝图 一是打好“安居牌”,变闲置土地为安心家园。聘请专业的规划团队对拆后土地进行实地考察,仔细丈量,以便为拆后建造农村集聚房提供科学指导。对集聚区进行合理布局,加大对规划中心居民点的基础设施和环境配套建设力度,同时保留当地乡村建筑的独特风貌,与周围山水融为一体。以舒适、安全、便捷为特点吸引更多村民搬迁到此地居住,打造同弓乡宜居金名片。二是打好“健康牌”,变拆后荒地为休闲乐土。计划购买一批包括太空漫步机、太极、上肢牵引器、压腿杠等符合儿童、青年、中老年各个年龄段居民健身的相关设施放置在集聚房周围,并清理出一块空地浇灌一座简易篮球场,作为覆盖全乡的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网络的一部分。同时设置一些关于健康生活的宣传牌,引导居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健身场地成为居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三是打好“绿色牌”,变杂乱空地为靓丽风景。拆除该连片违建厂房,可以腾出近35000平方米的建房用地空间,除了建设农村集聚房之外还能空出大片土地。乡里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原则,做到“拆一处、清一处,建一处、美一处,整治好、绿化好、美化好、亮化好”,打造一片绿化区,种植一批特色绿植和花果,以此更好地展现出同弓乡“花果小镇”的美丽形象。(省“三改一拆”办 供稿 编辑 朱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