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0000024822425/2018-64381 发布机构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开方式 自主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创新数字城管平台 提升群众获得感


发布时间: 2018-06-29 00:0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2017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总体要求。长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借助数字城管平台,强化绩效考核、建立科技创新引领、服务民生,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将城市管理朝着信息化、精细化、标准化的方向推进。
  近年来,长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数字城管始终按照“三个第一”工作目标,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为“太湖望县,锦绣长兴”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2014年1月正式运行至今,该平台共受理案卷345165件(其中事件329838件,部件15327),立案率99.85%,应结案288473件,已经结案288275件,结案率达99.93%;案件涉及责任单位35家。2017年11月,长兴县以全国参评县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一、巧搭平台,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化
  一是建立数字城管指挥平台。按照国家住建部标准,建立了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建设了监督受理、无线数据采集等9大基础子系统,同时根据长兴实际开发了工地管理、视频监控等9大拓展子系统。同时,对中心城区20平方公里范围的125629个部件进行普查,包括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等7大类109小类部件,划分了6大类64小类事件。建立了长兴县的三维实景影像数据库。同时,实现与6000多路公安视频监控系统、144路公共自行车视频监控系统、住建天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的对接共享,利用GPS技术对执法车辆、工程运输车、执法队员、信息采集员进行监管。
  二是构筑高效的城市管理流程。根据部、事件立结案规范,将公安局、建设局、各街道园区等47家责任单位纳入数字城管平台,明确各责任单位工作职责,形成责任网络体系。制定“信息采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置——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的闭环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流程。
  三是组建专业信息采集队伍。数字城管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组建了25人的信息采集员队伍,将20平方公里区域划分为24个监督网格,每个监督网格配备一名信息采集员,按照“定人、定岗、定区域、定时间”的要求,每日巡查上报城市管理问题,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问题。
   二、科技创新,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
  一是建立城市管理问题统一采集、高位监督机制。为建立健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长兴县制定了《长兴县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办法》。长兴数字城管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城市管理类案件统一采集、派遣、高位监督考核体系。所有城市管理类案件统一收集后由长兴县数字城管监督中心统一派遣,县常态办对案件责任单位进行高位监督、统一考核。从今年5月份开展以来,仅受理县常态办上报案件148件,涉及专业部门有卫计局、城投集团、商务局等。每周将推诿、职责不清的案件统计好后交由县常态办进行督办,发挥县常态办高位监督的作用,由县常态办召开工作联席会议,确认权责,落实事部件的归属,通过这种形式,已落实120个事部件的归属。同时,根据《长兴县中心城区路段长制实施办法》要求,将93个路段长制单位也纳入数字城管统一考核。
  二是实施科技监管,规范建筑渣土处置。目前长兴县中心城区在建工地42个,工程运输车(渣土类)有244辆,车队13个,在县中心城区及周边范围从事工程运输的车辆近100辆,以外省籍车辆居多。针对车型较杂不专业、车辆乱停影响大、超载超载隐患多、抛洒滴漏污染重等问题,长兴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工程运输车“公司化、标准化、规模化”管理模式(简称“三化”管理),准入的工程运输车必须统一安装GPS定位系统,并接入数字城管监控平台,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安装在工程运输车辆上的GPS装置具有定位、超速报警、倾倒轨迹查询、设置在规定区域内行驶等多种功能,通过GPS监控平台对工程运输车辆统一管理,查询工程车辆运行轨迹。自2016年3月初启动以来,GPS监控平台共接入工程运输车辆198辆。同时,为强化源头管理,实现中心城区在建工地规范化,数字城管在2014年5月启动在建工地安装监控视频系统工作。如今,通过社会化运作,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营运单位,采取租用监控视频的模式减少工地业主的投入,中心城区15个在建工地已经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并安装了高音喇叭。视频监控平台统一纳入数字城管监管平台,对在建工地围墙设置,道路硬化、冲水装置、渣土运输车密闭化管理等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调取监控、查看GPS监控平台等科技监管模式,为处置乱倒乱排、抛洒滴漏案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三是整合视频、信息资源协同指挥调度。数字城管自建了20多个视频监控点,其中包括2个200万高清摄像机,同时安装了移动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共享了全县公安6000多路视频监控资源,以及144路公共自行车视频监控资源,对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施工管理、街面秩序等各类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动态的科技监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数字城管监督中心可以通过遍布城区的视频监控系统开展远程指挥和协调调度。在创建文明城市阶段,通过视频监控抓拍,发现违章停车、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案件日均120多件次,第一时间发给执法队员现场处置。同时,数字城管还接入了路灯控制系统、地下管网系统等。地下管网系统涵盖了电力、通信、广电、燃气等多种管线类型,明确管线权属责任单位,有效避免意外破坏的情况发生。
  三、资源共享,实现为民服务便利化
  一是扩展信息采集渠道,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数字城管除了开通热线举报电话6669110、网上投诉、长兴数字城管微博等形式参与城市管理外,还建立了数字城管微信公众平台,健全市民上报案件奖励制度。市民通过微信上报城市管理案件,经查证属实并予以受理立案的可以获得1-10元的奖励。目前,数字城管微信平台运行平稳,有专人负责受理市民举报案件。今年上半年已受理案件70件,立案30件,已全部结案,奖励也通过微信红包的形式发给市民。案件包括人行道破损、无主井盖破损、行道树倒伏等一系列影响居民安全的紧急事件。为扩大社会公众采集队伍,增加信息采集渠道,数字城管接入了志愿者队伍,发挥志愿者队伍人数多、覆盖广、影响广、效率高的特点,形成专业采集力量、社会公众力量、志愿者队伍三方共同参与的信息采集新模式。
  二是拓展服务平台,实现为民服务便利化。数字城管微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智能水平,及时准确发布停车管理状况、违法停车查询、公共自行车查询、公交路线查询、行政审批查询、公共厕所查询等服务信息。通过挖掘“大数据”资源,让群众办事更便利,用新技术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
  三是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针对人行道违法停车在线处理工作,今年5月,长兴启用全市违停在线处理平台“口袋车管”APP。实现当事人足不出户,网上自助处理和缴款,同时开通了线下刷卡、线上支付宝、银联、APP等多种支付途径。截至目前,共采用线上缴款213起,刷卡缴费536起。(长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张婷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