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0000024822425/2018-55373 发布机构 浙江省建设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建德市打好小城镇整治仗 奏写乡村振兴美丽城镇新篇章


发布时间: 2018-06-05 00:0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推进过程中,建德市注重因地制宜、产城融合、管理创新,打好美丽城镇整治仗,加快乡村以整化旅、优质发展,推进以整化人、共建共享。
   既有“出师表”,又有“计划表”,实施小城镇综合整治核心就是揭开伤疤、标本兼治、整出核心。 一是实施课题化管理重点突破。如本寿昌镇,作为中心集镇和老集镇,整治面临双重难题,项目列入杭州市领导领衔解决的重点调研课题,着重围绕五大理念,做到整治和规划“双轮驱动”。二是实施古镇化保护重点建设。着力重现历史风貌,彰显地域特色文化,打造三条主轴,串联六大区域,传承和演绎“并驾齐驱”,修复历史建筑12处,使翁宅、洪家厅、进士牌坊等历史古貌全面再现。三是实施灵魂化建设西湖水街。依靠“引水入城,依水而改,以水为魂,沿水兴业, 凭水为媒”五套组合拳,将近千年历史的西湖重新疏浚,拆违掀盖将70多年未整治的臭水沟还原为千米水街,成为整治的最大亮点。
   立下“军令状”,唱响“正气歌”,干群上下同舟共济,共建共享,合力铸就能征善战基层队伍。 一是在全省首推“街长制”做法。在乾潭镇、大洋镇试点,镇班子成员各自“认领”一条街,选聘一名有威望、责任心强的民间人士任“民间街长”,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街道治理,实现技管和人管结合,部门和民间监督相结合。二是积极探索一户两长三员制,在下涯镇,将党员经营户、小区长和楼道长作为主力,当好政策宣传员、文明劝导员和卫生监督员,持续发力维护小城镇整治建设成果。该做法在杭州日报上宣传报道。三是全面发挥六个先锋作用。在寿昌,将小城镇长效管理纳入基层组织力建设内容,引进商户认亲制度,依靠党组织带党员,党员带群众,村社带商户,形成镇党委+村社党组织+商户+驻镇部门联合管理模式。
   找准“公约数”,绘就“同心圆”,镇村干部攻坚克难、创新作为,聚力凝心提升百姓幸福感。 一是整治中高效推进,实现作战化。绘制环境卫生、城镇秩序、乡容镇貌三个整治工程、29个整治区块作战图,严控资金运转、项目周期、工程管理等环节,运用集中办公、计划上墙的工作方式,每周细化工程项目推进,对不合格项目“一票否决”。二是整治前合理定位,确保景区化。乾潭镇突出“子胥山水”特色,在入城口打造重要节点精品,建设胥江村杭派民居。寿昌镇以群众反响最为强烈的农贸市场周边秩序整治和基础设施配套作为突破口,拆除违章建筑和危旧房万余平方米,推进八大民生实事工程建设。三是整治时远期谋划,力争产业化。寿昌镇将西湖水街与现代多元风情、历史与现实、休闲旅游与商业有机地组合起来,三退一进、三定一改全面调整集镇业态。航空小镇整改改造旧厂房2.8万平方米,吸引恒大集团、中航工业、海航通航等众多名企,成为“通航+旅游”产业发展的示范区。乾潭镇通过整治焕发新机,吸引浙西唐诗小镇、金谷特色商业街等项目落户,构筑起一条绵延50公里的胥溪流域大罗线美丽经济产业带。(省整治办 推荐 编辑 朱宇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