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桥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矛盾突出,难整治易反复问题,持续重拳出击,重点开展小城镇乱象治理。 保持常态,治理占道下苦功。除对主要道路两侧跨门占道行为进行专项治理、集中检查外,针对“早点摊”、夜宵摊等周期性占道,违章占道向“背街小巷”转移等问题,坚持“城市管理应像绣花一样”的理念,进行精细化“乱占道”治理。截至目前,高桥镇共整治跨门营业及占道经营行为近2000家次、劝离取缔流动摊点近5000摊次。对辖区主要路段的一些违规经营的早点摊等以没收、处罚等手段为主,发放温馨告知书、进行宣传教育为辅,进行专项治理。 疏堵结合,统筹交通动静态。一方面,利用轻轨高桥西站旁、高桥站和清沁家园东侧等闲置地块,增设公共停车场,重新合理规划镇区杨家槽、文化路、高桥菜场北侧等道路周边停车位,全镇共新增停车位700余个,计划在五个轻轨站台周边划定电瓶车停车位2000余个,缓解停车难、乱停车问题。另一方面,强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对镇区主要道路、小区、学校周边等易发生违法停车区域,加装违停抓拍系统,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引进智能停车管理,对菜场停车场、高桥西停车场等实施智能化泊车管理系统,计划10月份完成。 建管并举,长效治理“线乱拉”。深入开展镇区“空中蜘蛛网”情况调查,根据“去废归并、合理入地”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具备条件的主干道路实施“上改下”,对于缺乏下埋条件的路段采取梳理、归并等方式进行整治。目前,马浦路等电力、通讯等线路“上改下”工程基本完工,核心镇区内已经实现线路落地。同时,注重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对“线乱拉”整治工作进行实时监测、不定期问题曝光、跟踪处理结果,并研究制定管线登记管理制度,建档建册,确保整治长效。(宁波市整治办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