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0000024822425/2018-64359 发布机构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开方式 自主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台州市黄岩区上郑乡借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精做源头“水文章”


发布时间: 2018-07-02 00:0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台州市黄岩区上郑乡作为永宁江源头——黄岩溪发源地,秉承“与水共生,依水发展”的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黄岩溪综合治理工程,长年保持I类水质,更借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着力从护好“水安全”、优化“水生态”、培育“水经济”三方面入手,做活、做优、做强水文章,筑就宜业宜居宜游最美源头。
   护好“水安全” 守住水源安全红线
  一是控制污染源头,确保下游水安全。铅锌矿尾矿库治理作为保护长潭水库饮用水水质安全的重要一环,从2000年关闭以来,一直是上郑每年的重点工作之一,逐步完成了对1、2、3号尾矿库治理工程,完成了对矿区残留废渣清表、固化、掩埋,及对水源沉淀处理,河水重金属含量已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今年将继续对三号尾矿坝实施治理工程,确保下游水安全。
  二是创新巡河模式,提高问题整改率。每年投入河道保洁经费,细分河段专职保洁员,更启动“双河长”巡河模式,除严格落实河长制外,使用无人机对河道进行周巡查,在消除巡查死角、督查河道保洁上发挥着精准高效的作用。同时,该乡实施严格的河道督查制度,对河长发现的问题未限期整改的,将扣除保洁员当月奖金及所属地村主职干部年终考核分,情况严重的将分别予以开除和约谈处理。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降低洪涝风险率。充分利用扶贫、“一事一议”及美丽乡村项目政策,以防御洪涝为重点,根据各村河段特性及周边景区特色,修建加固实用兼具景观功能的拦水坝和堤坝,有效缓解旱期群众用水紧张、防御汛期洪水。截至目前,已建成拦水坝约65座,修建加固景观式堤坝约5800米。今年将从全域综合发展考虑,在上郑、蒋东岙等村,增设拦水坝8条。
   优化“水生态” 科学实施生态治水
  一是科学规划布局,恢复溪流昔日样貌。按照《黄岩溪流域综合整治规划》,持续实施黄岩溪清淤、绿化、美化综合整治工程。截至目前,黄岩溪支流下庙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圣堂段工程进入招标阶段。今年,更启动黄岩溪集镇段综合整治,做美集镇水生态。
  二是实施植绿扩绿,改善水土流失状况。该乡为加快构建水生态保护体系,对位于铅锌矿下游的下郑村、蒋东岙村受污染的130亩耕地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并在严格落实建设用地河道退线15米的同时,加强了对河道两侧植绿增绿工程建设,今年一季度在圣堂村、坑口村河道两侧,种植树木1万余株,启动蒋东岙至上郑段黄岩溪沿线景观式绿道工程,约48亩土地政策处理现已全部完成。
  三是按规严格管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从《关于加强黄岩溪河道生态管理保护水环境的公告》实施2年来,全乡18个行政村陆续将保护规定写入村规民约,制定了严格的奖惩规定。截至目前,乡村两级共放养鱼苗16余万尾,开展捕鱼、采砂、烧烤等行为集中整治行动87次,接到举报查处电网捕鱼370余起,维护水生态平衡,逐步构建起人、水、动物多元化的和谐水环境。
   培育“水经济” 开启发展绿色引擎
  一是以景融水,打造惠民工程。占地50余亩,结合周边自然生态,内置水系景观带,完成上郑首个大型公园建设。投资190万元,占地6亩,内设铁索桥、休闲长廊等设施,完成坑口村公园景观建设。为村民和游客增添了文体场所和水面景观,目前已建设5个景观公园。
  二是以水为媒,拉动招商引资。依托黄岩溪流域内的自然景观及高负氧离子的健康养生特色,引进磐安县十八涡风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入股黄岩大瀑布景区开发工程,以打造4A级景区为目标,对景区内部设施、文化内涵和娱乐设施进行全方位提升。目前,已完成一期内部设施提升工程,启动二期道观、古建筑搭建及林间漂流前期工程。
  三是以水带业,发展特色农业。依靠上郑优质山水与无污染环境,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将石墩、乌丝坑村等沿溪枇杷种植园串联成片,着力打造枇杷观光采摘园。同时,精心发展三叶青、太子参等“林药套种”产业,以乌丝坑村“黄岩天飞家庭农场”为试点,“林药”套种规模已达500 亩左右,今年继续增加1000亩,种植适宜的中药材品种,打造“黄岩源”农业新名片。(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 供稿 编辑 朱宇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