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以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导向,坚定“全域推进、全面清零绝不留退路”的铁军信念,深入开展“零违建村(社区)”创建工作,助推全区乡村振兴发展,力争利用两年时间,使辖区内11个村和1个社区全部成功创建“零违建村(社区)”。 底子清晰 交叉覆盖不留死角 一是主体排摸底数清。各村(社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干部具体抓,班子成员包片抓,对辖区范围内所有农户(居民)及房屋进行地毯式排摸,调整更新存量违法建筑档案库,完善一户一档并上传,实现拆违数据云共享。目前已入库完善一户一档390余户。 二是部门核查现场清。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宣传报道组、督查考核组、政策指导组、拆违推进组等“一办四组”。利用无人机进行全域航拍,建立纵向视频影像档案,以村组为单位,采取抽查入库数据的方式,强化对违法建筑排摸入库的有效管控。截至目前,云数据库已录入一户一档、拆违照片、即时航拍视频等数据达20GB。 三是防违控违情况清。以网格化管理体系为基础,整合村民小组网格员、综合管理队巡逻队员、联村干部等力量,优化防违控违日常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制止违法建设行为。通过“四个平台”联动,做到违法建筑处置信息互通,问题快速协作处理。全区每月组织网格化巡查400余人次,巡查考核机制正常运作,有效杜绝了违建行为的发生。 存量清零 分步实施逐一销号 一是自排点位清存量。各村(社区)以双周自排点位销号处理方式分步推进,“零违建”创建工作与推优选优考核机制挂钩。在全区双周重点工作会议上汇报,并提出下一轮点位销号计划,点位遗留达两次会议汇报需进行情况说明。全区已自排点位110处,销号99处,销号率达90%,剩余11处点位自动转为交办点位。 二是问题交办清存量。结合航拍发现的蓝色屋面及明显违建,联动信访举报、市长电话、领导信箱、百姓事马上办等投诉举报平台,调查筛选违建事实,建立重点违建处理档案,以交办单形式下发至各村(社区)优先进行销号处理。 “三改一拆”公路沿线点位排查及各类投诉平台下发的交办点位23处,已销号17处;由航拍排查下发的交办点位34处,已销号12处。 三是广泛发动清存量。加大创建工作的氛围营造和普法宣传,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认知和认同,争取群众对“零违建”创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减少工作阻力,引导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零违建”创建活动,确保“零违建”创建工作依法有序推进。目前,村社区、综合管理队已出动550余人次联合上门宣传并发放宣传资料达5300余份,行政执法、消防、环保联合执法,发放限期拆除通知书72份。 “三乱”清理 整治行动联合推进 一是重点区域清“三乱”。在违法建筑清零的同时,完成农村新社区内部、村部(社区)周边、村内主干道及通组道路两侧、农户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三乱”整治,抽调农办、治水办、村镇办、妇联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美丽村组专项督查组,以每两周现场督查评分的形式反馈“三乱”治理情况,形成意见交办。各村(社区)“三乱”清理专项队伍常态化清理重点区域,并接受专项督查7次。 二是联合助力清“三乱”。充分发动志愿服务力量,利用双休日组织志愿服务者联合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中队、环卫所人员进行“三乱”清理整治攻坚,对重点区域实施整治“回头看”行动,累计组织行动12次,出动人员2300余人次,清理垃圾150余吨。 三是源头把控清“三乱”。村干部、党员带头抓、带头清,以“优美庭院”创建为重要抓手,强化“三乱”长效管护力量监督,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激发群众对“三乱”整治成效的认同感。“优美庭院”评比活动开展至今已产生周冠军24户、月冠军7户、年度冠军1户,村(社区)定期召开“三乱”治理工作例会,实行农户“三乱”考核奖惩办法,取得积极效果。 环境美丽 有效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健全规划描绘环境美。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村庄景区化建设,编制完善村庄规划,保证历年卫星遥感执法图斑处置到位率100%。通过健全规划体系引领环境改善,让群众看得到、摸得着,感受到变化,享受到实惠。 二是项目跟进打造环境美。违法建筑做到即拆即清,建筑垃圾原则上在15日内清理完毕,及时跟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有效防止违建反弹,为群众谋利。集镇拆后新增8个停车场,约350个车位,山塘村山塘集镇老街、龙萌村龙萌浩月景点、港中村清荷凝月景点等均是美丽乡村改拆结合的优秀样板。各村宣传到户,鼓励农户自行打造房前屋后绿化景观。 三是“三治”融合巩固环境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村(社区)环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巩固“零违建村(社区)”创建成效。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以“十星级文明户”评创活动为抓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家庭积极参与到美化环境工作中去。全区形成拆违治违的良好氛围,群众积极监督举报,助力拆违工作开展。(省“三改一拆”办 供稿 编辑 朱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