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衢州市住房公积金“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 2019-11-11 16:0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衢州市公积金中心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队伍建设和业务创新,把“践行使命、便民为民”贯穿于技术、服务、管理全过程,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流程再造、管理优化和服务更新,使公积金业务更贴近、更便捷、更高效。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信息互联互通,29项公积金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一证通办”和“市域通办”;大力推进“网上办”、“掌上办”,“掌上办”办件率达到58.19%,实现衢州市委、市政府要求的“掌上办”超过50%的目标,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先后荣获浙江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衢州市委改革创新先锋战队、“衢州市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发挥表率作用。

公积金业务实现“一证通办”

通过省政务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全面实现政府部门共享信息的在线获取,创新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公积金购房提取、租房提取、还贷提取等29项公积金业务实现“一证通办”,比原来的“最多跑一次”又前进了一步,居民凭身份证即可办理公积金业务。

今年以来,衢州市公积金中心大力推进业务创新,与合作银行一起推出了组合贷款“一证通办”,打通了住房公积金业务“一证通办”的最后难关。衢州公积金中心联合有审批自主权的衢州柯城农商行、衢江农商行、龙游农商行等3家本地金融机构和决策层级相对较少的中信银行衢州分行,实行业务创新、流程再造,共同推出组合贷款“一证通办”服务。这项服务在业务流程上实现了创新。一是组合贷款业务标准化。对组合贷款审批流程进行比对优化,规范受理材料、申请条件、办理表格、合同范本、办理流程和审批时限,对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实行并联审批,推行“一窗受理、两家办理、一次办结”的组合贷款审批模式。二是不动产抵押登记“一件事”联办。整合与银行、不动产中心之间的产权抵押登记业务,在申请组合贷款时,将不动产抵押所需的表单一并提交,待贷款审批结束后,由公积金中心通过不动产抵押登记系统,将抵押材料上传推送给不动产中心审批,简化了不动产抵押手续,缩短了不动产抵押登记时间。

目前,建行衢州分行、工行衢州分行、邮储银行衢州分行等18家金融机构都能够受理组合贷款“一证通办”。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单笔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受理时间从3小时压缩到90分钟左右,审批时间压缩到3天以内。截至10月31日,全衢州市累计办理公积金组合贷款“一证通办”业务2292笔,贷款金额累计达7.22亿元。

“网上办”、“掌上办”业务全面推广

住房公积金信息管理系统与浙江政务网衢州市平台及省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实时互联互通,推广应用“浙里办”APP,以信息化技术推动公积金业务网络化、便利化。

引进阿里“身份认证”和“刷脸认证”技术,购房提取、冲贷提取等29项公积金业务实现网上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事项“网上受理”达到100%,“掌上办”达到80%,“零跑腿实现率”达到93.1%。公积金业务“掌上办结率”从今年6月起连续突破50%,提前达到衢州建设“掌上办事之城”要求的掌上办结率超过50%的目标。

今年8月,全省统一启用“浙里办”APP,因省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只能查询衢州市区(含柯城、衢江、巨化)的不动产数据信息,导致租房提取业务仅限市区范围内办理,各县(市)无法办理。市公积金中心主动对接各县(市)不动产登记管理中心,分别对接5套系统接口,实现了全市域不动产数据信息共享查询,解决了各县(市)办理租房提取业务的难题,实现了租房提取业务全市域“掌上办”。

“市域通办”实现全天候服务

衢州公积金信息系统已与18家合作银行完成商贷数据的接口联网,进一步简化商贷公积金提取流程。构建跨机构跨县域资金结算平台,在全市8个公积金服务网点实现跨区域受理,资金实时拨付,自动结算,全市域范围实现住房公积金业务的“全市通办”,提供24小时线上业务受理服务,提前实现住建部倡导的7×24不间隔服务的远期目标。

在公积金服务大厅推出第一代智能机器人,将梳理完整的公积金政策知识库以办事指南格式导入业务咨询系统,并与缴存职工个人信息直联,采用关键词提注模式实现人机互动,替代人工开展咨询服务,准确、完整解答相关公积金政策和业务咨询,既节省窗口工作量,又提供解答规范统一。依靠“人脸识别”和身份认证实现公积金个人信息的自助查询、打印。(衢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供稿 编辑 朱宇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