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新使命 写好新答卷——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践行“最多跑一次”纪实 |
||||
|
||||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办理流程一目了然,不用28个部门间来回跑,限时办理方便快捷,省下一大笔打印图纸开支。”这是浙江省舟山市企业经办人最真切的感受。 而在以往,情况大不相同。 一个建设项目需要跑十几个部门盖上“百图章”,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的情况频频发生。在工程建设领域,这样繁复的审批程序不仅拖慢了项目的建设进度,也影响了地方整体的营商环境。 那么以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办事难、办事慢,问题出在哪? “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喊了多年。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应该是政府为企业提供服务,但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企业跑部门,而且要承受部门与部门之间意见不一致带来的麻烦。”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2018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负责提升办理建筑许可指标排名专项行动,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2018年5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8〕33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沈阳市、大连市、南京市、厦门市、武汉市、广州市、深圳市、成都市、贵阳市、渭南市、延安市和浙江省等16个地区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而试点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浙江省作为唯一一个以省为主体参与改革试点的地区,将此次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 事非经过不知难。难就难在这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是动自己奶酪、给自己找“别扭”的重大改革。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审批系统把所有涉及到工程建设的环节重新梳理,哪些环节应该保留,哪些可以调整,哪些可以不要;同时梳理出哪些环节需要放到事中事后监管。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要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后所有的企业行为都是有迹可循的,让不规范的企业无路可走,让好的企业一路畅通。” 到2018年底,我省已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减至100个工作日以内的试点目标,基本实现了“五个一”改革要求:形成了“一张蓝图”、建成了“一个系统”、实现了“一个窗口”、整合了“一张表单”、建立了“一套机制”。 实践证明,群众感受的“小变化”推动了政府运行的“大变革”。企业是最大的获益者—— 企业经办人小陈说:“以前线下去办的话,如果是一个新手就不知道下一步到底要干什么,手头办的项目要什么资料也不知道,我当初刚办的时候就有这种情况。现在有流程图了,在具体办理过程就一目了然。需要什么材料,下一步要干什么,很方便。” 作为政府的自我变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仍任重道远。正如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所说,“这项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2019年,抓住机遇、走在前列,新的目标又摆在了眼前—— 到今年年底,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建成和运行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版,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100%网上办理。 持续完善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建设人仍在路上。 进一步统一审批流程。结合机构改革情况,省级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再梳理,按照能简则简、能并则并的原则,梳理形成了全省统一的审批事项清单和申请表单、材料; 进一步统一信息数据平台。按照全覆盖的要求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应用,所有县(市、区)的项目应纳尽纳、一网打尽; 进一步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组织开展审批事项颗粒度细化梳理,优化全省统一的每个审批阶段“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 进一步统一监管方式。加强对告知承诺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深化中介服务改革…… 一张施工图的浙江新速度 为什么要进行施工图审查?工程开建前,编制施工图必不可少。施工图审查制度,就是房屋质量的第一个“把关人”:从源头上减少工程质量隐患,保障千家万户的安全。 然而,施工图审查也被称为建设项目前期“最堵”的点:审批异常复杂,涉及建设、消防、人防、气象等多个部门;需要打印上千张图纸,接受数个图审机构或部门审查;抱着图纸在不同部门、不同机构间反复跑;多头审查、专家意见反复磨合;时间跨度一般为半年或更长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严重,办事效率低下。以衢州10万平方米的誉江南房地产开发小区项目为例,房建设计图纸有822张,未联合审查之前,报审项目要提供8套图纸盖审查章,总数就是6576张…… “这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各环节间相互交叉、相互牵制,总体时间拉得长,建设单位的获得感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分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部门分割、多头审查、标准不统一,“比如说,从人防技术的角度看,希望建筑入口开洞要小、有利于战时防护,而从消防的角度看,则希望建筑入口开洞要大、有利于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疏散……有时建设单位拿到了各部门意见后,就如同站在一块相互关联的跷跷板上,摁下了这头却翘起了那头。 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不留退路,才能找到出路、蹚出新路。 2017年5月,浙江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统一部署,推进施工图联合审查改革,不仅推动我省施工图审查领域实现“最多跑一次”,为企业和群众带来利好,还标志着我省在该领域的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从2017年11月1日起,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按照“统一标准、集中服务、结果互认、依法监管”的思路,由建设等4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共同委托一家综合图审机构统一审查后分专业出具审查报告,各部门依据专业审查合格报告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建立了综合图审机构统一审查、各部门分工监管、全程数字化办理的图审机制,实现了施工图“多审合一”,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多头审查、意见矛盾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图审效率。 目前,我省施工图数字化联审系统已覆盖全省,全面实现了建设单位在线报审、审查机构在线审查和相关部门在线监管。 “责任在心,担当在行”。只见精神、不见行动,再美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为了这个全国首创的改革案例,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人带队深入企业、基层调研,倾听改革需求和意见,找准企业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坚持问题导向,厘清改革思路。 截至目前,全省施工图数字化联审系统共审查项目53765项,施工图审查办理效率得到大大提升,从受理到出合格书平均所需自然日已降至17.27日,而改革前一般项目少则需要2月,多则半年以上;施工图设计质量明显提升,单个项目图纸平均修改次数已由2.68次逐月降低至2.11次。实行政府购买图审服务每年可减少建设单位图审费用约5亿元,同时每年还可减少设计等企业图纸打印、差旅等相关费用约4亿元以上。 今年,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在近年来开展施工图联合审查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施工图审查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施工图自审备案制,缩小事前审查的项目范围,同时采取强化事后监督检查、完善信用监管、加强施工图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持续优化我省营商环境。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正如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所说,“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到今天,措施越来越实,效果越来越好。我们不能满足于现在取得的成绩,不能满足于实现“跑一次”量的指标,而是要瞄准更高的标杆,在提质增效上持续发力,推动“最多跑一次”向“一次都不用跑”和“办得快”“办得好”转变。 城镇住房保障办理事项改革 截至目前,全省基本实现住房保障事项“最多跑一次”,主要做法是推进“四个更加”,即: 申请环节更加方便。受理服务延伸至社区、街道,实现属地受理、就近办理。实行全年常态化受理机制,实现受理时间日常化。 申请材料更加简化。通过数据共享的形式取消住房、社保缴纳、户籍信息、车辆、公积金缴纳等纸质证明材料近20项,目前部分地区住房困难申请群众仅需要提供1张身份证即可申请办理,实现了“一证通办”。 审核流程更加优化。由原来的多部门依次流转的“串联”审核转变为同时分发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协同的“并联”审核,通过减审批事项、减办事环节,实施承诺制、公示并行,审核时限压缩至40个工作日内,部分地区15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 审核职责更加明晰。根据《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意见》(浙建〔2017〕11号)文件规定,各地积极落实了建设部门、民政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在房产交易信息审核、家庭经济状况审核及不动产登记信息审核方面的工作职责。 住房公积金办理事项改革 全省住房公积金所有管理服务事项均已全面实现“最多跑一次”。主要做法是“五个推进”,即: 推进“就近办理”,网点向乡镇、街道延伸,办事事项下放至乡镇、街道的银行网点办理,方便群众跨区域、近距离办理业务。 推进“一证通办”,全省取消了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业务所需的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并通过数据共享方式,全部民生事项实现了“一证通办”。 推进“网上办理”,在全国率先建成上线了住房公积金省级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适宜网办业务的全纳入和全省全覆盖。 推进“掌上办理”,推动网上办事功能向移动互联网延伸,住房公积金信息查询、提取等多个事项实现了“浙里办”APP上“刷脸办理”。 推进“多部门联办”,积极与不动产登记部门沟通协调,将住房公积金贷款审批和抵押登记办理两个环节整合,实现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多部门联办,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 房屋交易与不动产登记办理事项改革 2016年底,根据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房屋交易与不动产登记被列为“最多跑一次”改革重点突破领域之一。随后,各地相继在服务大厅设立房屋交易、纳税和不动产登记综合窗口,统一受理房屋交易、纳税和不动产登记事项,基本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提交资料、一并缴纳税费、一同完成审核、一次办结事项”的管理模式。 截至目前,全省房屋交易合同网签备案已做到即时办理,网签数据通过政务服务网已实现与税务、不动产登记部门的实时共享应用。2019年4月,杭州市将原先的“购房资格审核、签订合同、办理网签、交易确认”四个环节整合归并为“交易合同网签备案”一个环节并实行全程网办,企业、居民无需到办事窗口提交纸质材料,突破性地实现房屋交易“跑零次”。 用水用气报装办理事项改革 用水、用气报装改革是今年全省全面深化改革、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的重要任务,也是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的重要内容,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动加压,精准发力,着力在用水、用气报装方面先行先试,创新举措,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在多次专题调研,广泛听取市县部门、供水供气企业和用户等各方意见后,与省委改革办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我省优化营商环境用水用气报装便利化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中,对标北京、江苏、广西等已开展报装改革的省市,按照领跑者的标准提出了全省实现用水、用气报装“431”的总目标:即报装从用户申请到通气通水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以内、办理环节压缩至3个以内、申请材料不超过1份。(编辑 朱宇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