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杭州市临安区着力绘就“五美”城镇新颜


发布时间: 2020-05-11 09:27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杭州市临安区把美丽城镇建设作为推动城乡深层次融合发展在重要抓手,对标“五美”,按“全域景区化”要求,绘就花园、宜居、创富、乐游、智慧的临安新图景。

重规划,以景融居环境美

组建“一库双师四组”专家服务团,即美丽城镇建设专家库,设计师、规划师,加项目管理、文旅指导、产业发展、风貌管控4个专项组,为美丽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和服务支撑。

一是高标引领。邀请省规院专家,经过深入调研,融合地域特色,遵循“汇文旅、汇山水、汇才智”的三汇策略,编制临安区美丽城镇建设行动方案,获评省级优秀。

二是点上出彩。四个样板创建镇结合自身特点,编制“一镇一方案”。於潜镇结合现代产业强镇,打造千年耕织新城;昌化镇深挖千年古镇历史内涵,打造杭徽门户重镇、生态品质新城;湍口镇聚力两美一景区建设,打造温泉湍口升级版;河桥镇依托山水特色,打造“国漫数字化景区小镇”。

三是面上成景。坚持系统谋划,让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美美与共,实现“全域美丽”;以美丽城市为起点、以美丽公路为连接,串连美丽城镇、美丽乡村成为美丽景区;围绕打造4A级景区要求,通过生态绿道建设,将昌化、河桥、湍口三个镇连点成线、连片成景,实现镇镇互通、村村相连。

重建设,以品筑城生活美

强化基础项目建设,提升城镇环境品质。目前美丽城镇建设项目共143个,通过“复工宝”平台,实现防疫建设两手抓、两不误,项目复工率100%。

一是挖掘底蕴,打造特色。於潜镇以南宋《耕织图》文化为核心,打造中心区块,建设市民广场,改造进城大道,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河桥镇挖掘抗战文化,打造集揽城观景、助推产业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山体公园——枕宝山公园。

二是区块改造,点亮精品。湍口镇围绕老街区块改造建设“温泉小镇”,丰富老街业态,打造民宿集群;昌化镇通过改造提升8300老厂区等“小三线”企业,打造以鸡血石文化为主题的国石文化创意园。

三是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以5分钟社区生活圈、15分钟建成区生活圈、30分钟辖区为标准,以“幸福社区”为载体,打造邻里中心便民服务圈,方便群众办事需求;加快推进於潜一小、昌化一小迁建和於潜人民医院建设,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

重修复,以古焕今人文美

因地制宜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让城镇真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一是注重古迹保护。强化对历史建筑、传统村落的活化利用。昌化镇采用“保留+移植+创造”的手法,保存东塔公园等区块传统风貌的同时,改造升级小镇客厅,弘扬印石文化,做好“国石+”文章;河桥围绕河埠、知青、蚕桑文化主题,修复古村古宅,留住乡愁记忆。

二是注重文化传承。於潜镇挖掘骆宾王隐居地、天目窑等历史遗存,拓展文化内涵,讲好小镇故事;湍口镇保留传承烫画、竹艺等传统工艺,形成具有非遗形象等特色元素的视觉导视系统,提升文化利用价值。

三是注重文创赋能。湍口镇利用非遗文化红毛狮子形象,打造吉祥物“湍口红红”,象征着“事事(狮狮)如意”,并开发手机壳、茶杯等系列衍生品,以温泉小镇IP促进文化旅游品牌升级蝶变。

重发展,以业兴城产业美

立足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兴旺,做好产城融合文章。

一是转型升级,淘汰旧业。开展“低散乱”整治提升,推动坚果炒货、精密元器件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整治企业300家以上,加快小微企业进园区,推动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变。

二是农旅结合,发展兴业。注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深化“一根扁担挑起两个箩筐”发展思路,2019年昌化镇白牛电商销售4.5亿元,今年着力打造集数字农场、旅游配套服务为一体的产业特色村落景区,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商小镇。

三是产镇融合,创新驱动。於潜镇投资2.01亿元建设融农耕文化、特色农业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耕织小镇景区村。河桥镇引进杭商旅集团,植入腾讯元素,投资3.6亿元建设国内首个“国漫数字化景区小镇”。

重管理,以合聚力治理美

建设城市智慧大脑,构建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体系和透明高效的政治治理体系,全力打造城镇治理的基层典范。

一是党建引领强保障。坚持支部建在项目上,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区领导联系样板创建镇街工作机制,统一协调、破解难题,形成党建联建新体系。

二是共建共治聚合力。加强区镇村三级联动,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引导群众加强自治能力,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湍口镇组建以党员红、环卫橙、交通黄、河长绿、城管青、街长蓝、巾帼紫等基层联合的“七彩湍口”志愿服务队伍,探索社会治理新模板。

三是“三治”融合促长效。坚持精治为标准、共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全面推行“三治融合”治理模式。湍口镇以“五化”举措推动长效管理,成为杭州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规范(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的示范样板;於潜镇成立“阿煜”调解工作室,由社工、律师等专业人员坐镇,节假日无休,帮助调解群众矛盾,打响了於潜“老娘舅”品牌。(省美丽城镇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