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大岚镇深化文旅融合 探索共同富裕的美丽路径 |
||||
|
||||
近年来,大岚镇立足 “生态立镇、旅游兴镇、产业富镇”发展战略,将产业融合作为转型途径,将特色产业扶持作为攻坚重点,逐步形成了“一轴引领、两心辐射、五片区错位发展”的全域高质量发展态势。 一是借力开展招商引资。借力乡贤成合力,成立镇乡贤理事会、新乡贤联谊会以及各村乡贤理事会,建章立制,定期研讨,与镇商会及市政协委员“联镇带村”活动等形成招商合力。近年来引进了“不二谷农业综合体”、“宁展柿子酒展销中心”等乡贤项目,成立“心系岚山”基金。借力政策成引力,依托省四明山旅游度假区“十四五”规划,“南黄”区块重点对健康休闲项目开展招商,集镇区块突出文创元素进行招商,与阳明文旅签订中学旧址改建合作协议,建成教师进修学校姚江源校区。同时借助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契机,进一步盘活利用土地资源。 二是聚力开展产业融合。茶旅融合增优势。发挥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高山云雾茶之乡优势,建美丽茶园,扩优质品种,囊括国内国际大奖。茶产业产值持续增长,惠及茶农800余户,今年收入2831.5万元。举办“神奇大岚”茶文化旅游节,开展登山大会,斗茶大赛,无我茶会等各项体验推介活动,线上观看超80万人,与旅行社合作推出了茶文化精品线路,带动游客超10万人次。农旅融合增特色。指导农户做好特色农副产品产业提升,发展石斑鱼等特色养殖基地,加强中药材、菌菇、香榧、薄壳山核桃、覆盆子等基地建设,开发体验游览项目,每年开展“丹山赤水”柿子节活动,辐射带动周边农户500余户。同时引进电商平台“云山云农场”,支持“丹湫谷”、“紫云阁生态农庄”等农旅商贸企业线上销售。文旅融合增内涵。重点推介红色文化、茶文化、乡土文化、古村文化,推出多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打响柿子酒系列产品品牌,涌现出“柿子红了”“野有食”等民宿优质文创主体,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经济收入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45.8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3667万元。 三是全力完善配套设施。发挥聚集效应,积极推动民宿等配套产业发展。以大视野谋划大格局,坚持精品民宿引导理念,组织民宿投资爱好者、旅游专家召开民宿产业推进会,发展多样民宿经济,去年民宿接待游客5.28万人次,营业收入1373万元。以大平台营造大氛围,成立大岚镇旅游产业协会及“姚江源”旅游产业党建联盟,开展服务从业人员交流与技能培训,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宁波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