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坚持“三个导向”建设智慧城镇推进数字化改革


发布时间: 2021-10-08 17:07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台州市智慧城镇建设以“争创全省标杆,省办示范”为建设目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滚动推进一批重大多跨场景数字化改革项目,推动多领域数字化改革整体突破。

一、坚持目标导向,聚焦数字经济。一是以点带面,带动市县两级智慧城镇试点建设。该市确定黄岩区、黄岩区澄江街道、路桥区金清镇等18个单位为首批全市智慧城镇建设试点单位,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向城镇延伸,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城镇建设模式。二是先行先创,有示范地推广智慧场景应用。黄岩区澄江街道通过建设农业智慧管理平台、数字乡村,与该区共富大脑数据互联共享,结合瓜农地图应用,打造智慧化三农服务体系,瓜农销售平台等,实现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和数据的集约化管理;路桥区金清镇通过收集并汇总城镇经济、社会治理中各领域的关键指标,实现驾驶舱的一张图管控,让政府领导在驾驶舱实现智能调度、派单、告警、交互等功能,打造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的城镇综合治理服务管理平台。三是优化布局,实现创样板城镇5G网络通信全覆盖。该市大力推进城乡5G网络及配套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基于光纤网络、5G网络、窄带物联网络等基础电信网络,做好5G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规划和优化布局。截至目前,已实现37个省级样板创建城镇建成区 5G 信号全覆盖。

二、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能力提升。一是探索智慧城镇建设主体的问题。该市确定市美丽城镇办为项目推进单位、市大数据局发展有限公司为项目运营单位、市数字改革办为协助单位,全面引导智慧城镇有序推进。二是探索智慧城镇主体框架规划的问题。以“五美”建设为主要内容,经过专家论证,确定了以“3大基本功能+4大特色产业”体系为智慧城镇建设主体框架。“3大基本功能”体系即社会治理体系、政务管理体系、服务民生体系;“4大特色产业”体系即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商贸。同时,包容了城镇未来社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数字化建设内容,提升了使用效能。三是探索强化资金保障的问题。统筹安排智慧城镇建设,在年初资金预算、年度资金奖励、考核评价上对智慧城镇建设工作予以重点支持与倾斜,优先安排样板创建乡镇所需经费支出。基本美丽乡镇智慧城镇建设投入300万以上,特色型样板乡镇智慧城镇建设投入500万以上,都市节点型和县域副中心型智慧城镇建设投入800万以上。

三、坚持需求导向,聚焦关键领域。一是以“规范化”创建标准为导向。该市制定并下发《关于大力开展台州市智慧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台州市智慧城镇建设考核细则》,明确智慧城镇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标准规范,全面开展智慧城镇建设行动;组建了由杭州亚运会智能化部首席架构师、中国智慧城镇协会副会长、台州各通讯运营商首席技术师、大数据局技术专家等12人的专家团队,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技术指导。二是以“个性化”服务需求为导向。该市创建“1+1+5+N”建设模式,即“1”套建设标准、“1”个底层平台、“5”层架构(硬件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端口层)、“N”类智慧场景应用,及时满足全市各乡镇“个性化”服务需求。黄岩区创建“1+15+N”建设模式,即“1”个数字底座(平台)、“15”个智慧化展示中心(乡镇驾驶舱)、“N”个智慧场景应用,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各城镇分步推进。三是以“数字化”应用平台建设为导向。坚持“全市一盘棋”思路,建立市级总系统平台。通过“政府服务端口、村民服务端口、社会企业服务端口”三个服务端口,通过“空间在线、人员在线、设备在线、服务在线”四个在线运维,构建立体式、数字化管理模式,实现分层分级管理,提升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台州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