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青田县构建“燃气安全一网智防”应用场景有效预防城市燃气安全风险


发布时间: 2021-11-15 08:5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青田县利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国内原创的管网泄漏仿真算法,打造集展示、监控、预警、处置于一体的“燃气安全一网智防”应用,为城市燃气安全提供系统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智慧安全保障和服务体系,现已上线试运行,每天采集7.5万条运行数据,对主城区90%以上的供气量进行分钟级上传,新增仿真样本节点数据545万条,实现对全市燃气管道24小时全方位监测,极大提升燃气管道的安全。

科学构架,打造城市燃气安全基座

精确建立燃气数据“一仓”。基于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融合省域治理全过程的相关数据,建立本地数据仓。同时,依托政务云平台,根据统一的数据采集与交换标准,推动数据资源交互、部门间数据标准对接和系统互联,为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域的燃气安全高效协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目前,融合省级回流数据66类、市级数据3类,数据总量达303.1万条。

精准绘制管网仿真“一张图”。根据燃气管线数据以及国土规划空间底图,绘制精准管网图,以GIS(地理信息系统)、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等系统数据为基础,采用物联网、大数据、GPU(图形处理器)加速算法等技术,构建城市虚拟映像叠加在城市物理空间上的数字二三维资源图层,实现虚实结合、孪生互动。目前,已完成主城区42公里中压燃气管网仿真的一图统览。

系统集成终端管理“一平台”。在数据仓、管网仿真图的基础上,按照“四横四纵”设计,依托浙政钉、浙里办“两端”运行,在应用内设置集多种功能的终端管理平台,全面掌握实时设备、人员车辆、业务流程、数据场景等要素,实现对燃气设施运行全过程的决策分析,为燃气应急指挥提供直达现场的能力,以及为各部门提供相关业务功能和浏览交互界面。

实时监测,感知城市燃气安全实况

实现动态监测可视化。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对管道燃气门站、场站、调压站、阀门井、施工现场、加气站等地表设施进行实时可视化监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同时,地下管网前端感知系统对燃气管网的位置、分布和燃气浓度进行可视化监测,通过实时采集网、站、户等燃气设备流量和压力数据,实时感知流量突变、压力突变等管网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警告。目前,经过8次现场放散实验验证,仅需在42公里中压燃气管道布置38个传感器,就可实现燃气泄漏报警与定位,响应时间10分钟内,定位精度10米,并随着数据的持续增加,响应时间与定位精度将进一步缩短和提升。

实现燃气巡线智能化。该应用基于燃气管线空间位置分布,通过巡线人员实时位置数据与巡线任务区位的匹配程度,智能制定巡线任务。当工作人员在前端发现问题时,可利用手机报送问题表单,并上报现场的实时位置、影像资料等数据,最后通过上报事件的相关数据自动完成任务质量评估,极大优化了巡线管理工作流程。目前,人工巡查组件已在浙政钉上线运行。

实现终端管理数据化。加装燃气报警装置的用户与在绑定应用终端后,可以直观查看燃气管道口径、材质、管龄等基础信息,读取用户信息、设备状态等相关数据,实现家用燃气报警器实时状态显示、气体浓度值显示、安全风险预测数据显示,做到终端数据化,并定期进行台账备份,防止意外导致数据消失。

完善机制,优化城市燃气安全管理

制定燃气预警分级。统一预警标准,将事件按照事故类型、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危害程度等方面由高到低分为五级预警标准,实行燃气事故标签化分级管理。事故发生时,根据各级预警标准下的不同事故类型的应急响应等级,由应用发出指令,转至相应的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实现部门快速反应。

健全应急协同体制。实现一键直呼,通过视频会议、远程监控、图像传输等功能,协同调度公安、应急、建设等部门,优化相关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流程,健全统一指挥、上下联动、灵活应对的应急协同机制。同时,实时部署应急队伍、车辆、物资、设备等应急保障资源,为突发情况下指挥人员进行大规模应急资源管理和调配提供支持。

完善燃气警报机制。依托前端燃气报警器和中心端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建立由业主、安全员、值班人员共同保障的燃气报警管理机制,通过现场报警、手机短信、电话通知、手机APP推送等多种形式通知不同主体,做到现场无人时也能迅速获知燃气泄漏情况,并进行及时处理。(丽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