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管局高质量推进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臭气治理 |
||||
|
||||
今年,杭州市城管局持续推进天子岭填埋场臭气治理工作,进一步巩固提升“零填埋”成效,不断增强城北五十余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管好当下,加强精细化管理巩固“零填埋”成效 一是督促杭州市环境集团加强日常运行维护,做好填埋库区臭气管控。零填埋后完成4265米不同直径的气体收集管道调整优化及检查维护,完成覆盖膜破漏巡查修补5620处、集气井密闭788口、更换进口覆盖膜3.33万平方米,确保填埋库区臭气有效收集处置。同时增加场区内道路机械洒水及除臭药剂喷洒,目前道路机械洒水每日不少于12次,除臭药剂喷洒每日上下午各不少于1次。二是加大日常监管工作力度。杭州市城管局环卫固废中心进一步加强监管检查,重点加强对天子岭易腐垃圾处置、污水厂等项目及填埋库区巡检管控,确保处置设施规范运行达标排放,切实把治臭措施落实、落地、落细。三是定期开展环境监测评估。每周对天子岭园区臭气、污水等重点排放指标进行采样监测,持续做好厂界指标一周一测一公布工作,结果纳入对市环境集团考核评估。 谋划长远,推动填埋场治理恢复原生态环境 一是推进园区内部环保设施提升改造。对园区内污水厂(一期、二期、三期)、餐厨一期、厨余一期五个设施的除臭系统开展提升改造,于9月底建成投运,目前设施调试运行稳定,效果明显。二是实施填埋场生态治理。邀请浙江大学陈云敏院士团队编制《天子岭填埋场生态治理方案》,提出“库区花园化、园区景区化”治理标准,制定原位封场技术路线及生态提升、应急保障、提升改造、园区景观等建设内容。场调工作于9月22日进场,已完成调查孔钻孔72个,累计进尺2692.5米(总81个,进度99.3%),目前正在实施地形测绘、模型搭建以及风险评估工作,计划12月底完成场调及可研初步报告。 加强沟通,架起互信桥梁营造和谐邻里关系 一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社企共建活动形式,加强同周边社区的密切沟通,架起声音传递桥梁,营造和谐氛围。截至目前,组织社区走访12次、进社区便民服务活动11次,督促市环境集团与周边的龙山社区、崇文社区和杭钢西苑社区持续保持密切沟通。二是通过各类媒体(自媒体),以天子岭零填埋后周边居住区环境改善为主题,开展相关宣传工作,加深市民对杭州垃圾治理工作的认识与认可。2020年12月17日至2021年11月7日,日均收到天子岭臭气相关信访0.098件,其中大部分为咨询天子岭零填埋后是否会再次启用,同比(3.64件)下降97.31%,臭气扰民情况已得到有效控制。 下一步,杭州市城管局将持续按照填埋场生态治理方案和实施计划,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完成填埋场生态治理,并将天子岭建设成集“生态公园”“体育公园”和“环保教育基地”三位一体的全国首个大型综合填埋场生态治理示范工程,与半山国家森林公园融为一体,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同时加快推进全市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治理,实现原生态环境修复,为打造美丽中国生态浙江提供杭州样板。(杭州市城市管理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