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绘就共富画卷助大美浙江


发布时间: 2021-11-22 15:42 信息来源: 厅信息宣传中心 浏览次数:

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自“美丽城镇”样板镇创建以来,紧紧对标美丽城镇建设“五个美”“十个一”的要求,以“苕溪渔隐畔,和美孚众望”为主题定位,加快打造精致的山林水乡小镇,奋力谱写和孚山水和美的新时代共同富裕画卷。

强化统筹发展,加快推动美丽城镇建设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全省美丽城镇建设工作部署会第一时间启动建设工作,迅速组建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镇各相关职能条线负责人组成的工作团队,开设专题研究会议9次,确保工作精力到位、人员配备齐整。

二是加强规划引领。根据美丽城镇建设的工作要求,秉持“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理念,做深做细规划文章,邀请了原小城镇综合整治的设计单位共同编制《和孚镇美丽城镇建设规划方案》,确保美丽城镇建设与小城镇整治的有序衔接,为精准补短、快速推进、集约建设打牢扎实基础。

三是加强责任分解。按照规划方案制定20多项提升工程,全部实行工程领办、挂图作战。通过倒排施工计划,做到方案再细化、任务再明确、责任再落实。通过建立项目竞赛机制,做到项目质量督查、进度督查、成效督查有机统一。

精准定位谋划,不断完善“五美”共性指标

一是秀丽和孚,提升环境之美。申嘉湖高速、湖盐公路、湖山大道和在建的湖杭高速穿境而过,公交线网日益完善,并有长湖申复线、杭湖锡线等航道内外纵横,构建起水陆并进,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体系。引进共享单车骑行,以现有环和孚漾线、和新线至荻港渔庄、河东至四联等多条景观步行道为基础,着力打造城市慢行系统;开展“污水零直排”建设、镇域道路亮化工程等,擦亮了全镇的城市名片;龙头山公园、环和孚漾水光栈道、荻港旅游景区(崇文园),成为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二是涵养和孚,共享生活之美。和孚镇以共享乐民为主线,以城市文脉为核心,通过将满含着历史文化记忆的荻港景区(名人馆)融合新时代文化元素,成功打造出集健身、娱乐于一体的网红打卡新高地。通过不断提升硬件设施,优化服务水平,和孚镇商业、体育、医疗、教育、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农村文化礼堂、便民服务中心、金融机构等设施焕然一新。通过启动和孚漾旧城改造项目,开展金旺家园、杨角圩小区等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新建重兆小学、新荻文化大礼堂等项目,和孚镇为广大群体幸福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是朝阳和孚,繁荣产业之美。和孚镇在产业发展的宏大命题中,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形成新型纺织、精细化工、生物制品、新型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建成丝绸、化工、综合三大工业功能区块。目前,和孚镇先后完成重兆工业园区、陶家墩工业园区、小微园等建设特色产业集群,拥有省级高新区内有规上企业99家,全年工业产值超150亿元。在这里,强化产镇融合、强化“旅游+”融合,农旅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在这里,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四是魅力和孚,蕴含人文之美。一路走来,和孚镇深入发掘全镇文化资源,围绕环和孚漾、和孚镇乡贤馆、荻港景区、桑基鱼塘及城市商业业态五大板块,将水乡文化、乡愁记忆、历史印记、鱼桑文化融入于城市建设之中。推进文旅融合,让文化“活起来”,依托千年荻港文化和鱼桑品牌优势,结合农旅项目,打响农耕美食旅游品牌,大力推广桑基鱼塘、跑道养鱼、光伏鱼塘等项目,通过积极开展鱼文化节、采菱节等重大活动,激发文化活力,为美丽城镇建设增添人文亮色。

五是文明和孚,深化治理之美。善治为民,通过持续完善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城镇秩序长效机制、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立和孚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环境整治、交通秩序引导、卫生健康义诊、专业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推出“浔暖苔花”、“情暖夕阳”、“泡泡龙”等特色活动,提高了公众文明素养。挖掘“枫桥治理”经验,探索建立多边交流学习、跨区域案件查办和相邻区域联动等机制,创新“综合执法+矛盾调解”工作模式,深化社会治理改革力度,助推治理美向纵深方向发展。

突出建设重点,打造“十个一”标志工程

优化北大门,打通西大门,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通过“十个一”指标的完成带动共性、个性指标的落实,构建两道、两网、两场所、四体系的新格局。

一是一条对外的交通大道。申嘉湖高速公路湖州东出口距离镇区仅2.5公里,即将建成后的高铁湖州东站离镇区仅3公里。畅通便捷地联系高铁站、高速公路或高等级交通设施的对外交通通道。

二是串联一条生态绿道。将美丽山水融和在城镇景观绿道中,完成和孚至道场、和新线至荻港渔庄、河东至四联、南坝桥至思悟高桥、湖盐线至复乐等14.2公里的生态绿道。

三是健全雨污分流处理网。紧紧依托污水零直排创建工作,切实加强集镇区域和工业园区雨污管网建设。通过前期小城镇综合整治星光大街、环山路、环河路雨污主管网,完成金旺路以及湖盐线雨污分流改造,目前中心镇区分流工作已全部完成。

四是完善一张垃圾分类处置网。通过建成环卫后方基地、引进第三方物业管理公司等方式,全面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生活垃圾精准分类和智能化分类,建立了完善的垃圾分类手机处置隔。

五是规划建成一个商贸综合体。目前在三岔路口规划和孚商贸综合体,提升和孚整体的商业水平。

六是开放共享文体场所。拥有和孚乡贤馆、和孚学校体育馆、和孚荻港渔庄等文体设施。进一步提升和孚人民的幸福感跟获得感。

七是布局合理的教育设施。和孚镇拥和孚幼教集团中心幼儿园、长超分园、重兆分园,泉生小学、长超小学、重兆小学、和孚中学等7所学校,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体系均衡完善。

八是配备合理的卫生设施。建有和孚卫生院,占地49.6亩,规划床位300多张。

九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坚持“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和谐”的高度政治责任感,狠抓综治维稳各项工作落实,有效运转四个社会治理联动站。新建和孚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依托掌上基层平台,整合网格力量及各方资源,以信息化为支撑,构建完善的部分联动工作运行体系。

十是打造高品质生活圈。和孚镇注重高品质生活圈和“智慧和孚”打造,形成两翼一中心生活圈,即重兆集镇、长超集镇和中心镇区的“30分钟”都市商业生活圈。以完善纵横可通的交通网络为基点,以优化江南韵味绿化为辅点,全维度、多侧面、大力度推进和孚集镇“十大标配”工程。

坚持建管并重,确保美丽城镇能级提升

一是提升管理水平。美丽城镇既要建设高标准,也要管理精细化,和孚镇紧紧依托网格化管理,划细责任片区、明确管理目标、落实责任到人,确保城镇管理精细化。如集镇环卫保洁工作,通过分段式管制、片区式分工,较好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道路日常洁净。同时,强化常态化执法监管,特别是在主要入口、主要街道、农贸市场等重要地段、重要节点增派管理人员、导入“智慧和孚”管理系统,劝导车乱停、道乱占等陋习,确保集镇风貌协调、道路通畅、通行有序,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是营造创建氛围。积极推广路长制、河长制、楼长制等有效做法,镇属各部门各司其职,通过“红色星期六”、党员干部“三服务”等活动载体,全面深入参与美丽城镇创建。同时加大督查力度,通过邀请人大代表、党员群众代表担任创建工作督察员,做到群众监督、代表督查相结合,努力使美丽城镇建设深入民心,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持续加强长效管理运维队伍力量,不断健全“大城管”机制,全面落实“城警联动”模式,通过不断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全力维护美丽城镇形象。同时,创造性地开展了“城管+商户”微信群管理模式,让城市管理更加“接地气”,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湖州市南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