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区着力三个精准 绘就新时代美丽城镇图景


发布时间: 2021-12-01 09:11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绍兴市越城区自美丽城镇建设开展以来,以“五美”标准和“十个一”要求,以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城乡统筹、加快“两山”转化为载体,以“抓推进、敢创新、求突破”为工作主线,积极探索构建符合越城实际的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行动体系,打造具有特色品韵的美丽城镇。

一、精准定位,打造越城品韵。一是清晰分类,凸显底色。抓好对一个城镇的定位,决定着一个城镇的发展目标。越城根据乡镇区位条件、人口要素、资源禀赋,准确定位发展方向,明确创建类型;同步启动,有序推进,时间往前挤,标准往上靠。斗门街道是越城区工业强镇,定位工业特色型;孙端街道被誉为越城粮仓和富盛是最大的抹茶生产供应基地,定位农业特色型。二是科学组群,扬长补短。越城区以实现全域美丽为目标,在分析域内各个镇街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区域经济条件的基础上,采取统筹创建、组群发展模式,科学安排镇街组团发展。斗门街道、马山街道和皋埠街道分别位于南北城市综合发展轴和东西创业创新发展带。在此优势背景下,引入专业力量,打造斗门——马山——皋埠三街道为“古越创芯”美镇圈,通过辐射补充,拉长长板,补足短板,实现“三地统筹、美丽驱动、共同富裕”,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格局,达到“1+1+1”大于3的发展共赢。三是立足特色,彰显底蕴。抓好特色创建是美丽城镇建设的灵魂、是城镇发展的根本。该区充分挖掘自然禀赋、历史人文、产业特色,做好生态保护,做活产业特色,促使民富民强民乐。斗门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链提升,不断打响工业强镇品牌;孙端依托鲁迅文化这一文化底蕴和越城粮仓的资源优势,打造“鲁迅外婆家,农业大花园”;富盛镇做足抹茶文章、唱响宋韵之歌,创建“田园理想地”

二、精准施策,统筹资源要素。一是做好资金保障,激发美丽潜力。在全市率先确定了美丽城镇建设资金保障政策,坚持“块抓条统”,把资金要素保障作为镇街推进创建工作的有力支撑。省级样板资金每个1亿元,保障力度全市领先;加大正向激励机制,制定考评体系,把创建过程、结果与岗位目标责任制及资金补助挂钩。二是做好服务指导,激发美丽活力。邀请第三方测评机构担任美丽城镇建设指导顾问,采用现场检查、质效评估、模拟验收等方式,定期对各乡镇的美丽城镇建设情况进行“全面体检”,对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评分、总体排名,出具专业模拟验收报告,为镇街美丽城镇建设开展指明方向。三是做好人才引入,凝聚美丽实力。积极打造高能级人才平台,为美丽城镇建设提供产业发展“硬支撑”。建设镜湖、滨海、鉴湖等三大区块科技城,水木湾区、洋泾湖、江滨、兴湾精准医学等四大科创园,集成电路、医疗器械、节能环保、黄酒产业、现代医药等五大创新服务综合体,全力打造立体化、全方位的人才创业创新生态。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东园已入驻配套企业23家,涉及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18个;拓展海内外引才载体。

三、精准发力,加速推进美丽建设。一是加强统筹。以“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为原则,将美丽城镇建设工作的一镇一策清单、项目建设、工作推进、自查迎检四大项工作任务细分为项目立项、规划方案审批、区级自查自评等20小项,明确时间节点和具体措施,完成一项,销号一项,盯紧时间节点、倒逼工作落实。截至目前,小项已完成19项,完成率达95%。二是抢抓项目。全区共安排财政保障项目和社会投资项目141个,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32.88亿元,完成当年度投资额的94.69%,我区在六个区(县、市)中连续多次位居前列,在半年度县(市、区)考核中名列前茅。三是重视宣传。专班全方位、多维度进行美镇宣传,做好正向引导、典型宣传。截至目前,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报道200余篇,其中《斗门街道:产城人融合构筑美丽城镇新图景 》、《富盛做足“美丽+文章” 推动小镇美丽蝶变 》等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客户端录用;开设“越城美丽城镇建设”微信公众号,发送推文300余篇,粉丝5000余人;组织美丽城镇文艺宣讲巡演9场,累计参与人数10000余人。(绍兴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