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城镇建设理论研究成果获奖名单公布 |
||||
|
||||
近日,全省美丽城镇建设理论研究成果获奖名单公布。两年多来,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做好美丽城镇建设总结工作,推出一批高质量理论成果,进一步指导实践,省美丽城镇办于今年4月启动了美丽城镇建设理论研究成果征集活动,面向全省征集优秀理论文章。经各地各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确定《杭州美丽城镇集群化建设之“道”与“器”——“道以载器、器以载道”的内生路径探索》等64篇论文为2021年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理论研究成果。 下一步,省美丽城镇办将继续支持、鼓励各地积极总结,形成更多理论研究成果,为我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美镇之力”。 附件 2021年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理论研究成果获奖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一等奖(10篇) 1、杭州美丽城镇集群化建设之“道”与“器”——“道以载器、器以载道”的内生路径探索(叶青、徐升雁、严磊、雷鸣) 2、量质差距与体系差异之囿——基于5E模型的临平区美丽城镇建设绩效评估探索(董翊明、赵云峰) 3、桐庐县城镇风貌有机更新理念与策略(厉泽萍、汪浙丰、李月红) 4、美丽城镇生活圈建设评估路径探索——以宁波市美丽城镇生活圈建设评估项目为例(傅一波) 5、美丽城镇集群特色体系和创建路径研究——以平阳县“北港片美镇圈”建设为例(陈蓓蕾、余蒙蒙、蔡传浙、管志远) 6、美丽城镇建设背景下智慧基层治理探索——德清钟管镇智慧基层治理平台为例(沈浩、唐莹莹) 7、美丽城镇的“插班生”,“夹层”地带的“新生”——以桐乡市老集镇美丽城镇建设为例(张建中、姜哲锋、姚志禹) 8、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建设路径的多视角解析——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童心、朱烈建、贾永强、王玉凤) 9、区域联动视角下美丽城镇集群化发展探索——以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为例(金树平、包丽雯、丁兰馨、马添阅) 10、集成视角下浙江省美丽城镇特色发展路径研究(江勇、余建忠) 二等奖(20篇) 1、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翁大伟) 2、美丽城镇与历史文脉传承——为打造“五美”余杭注入强大文化力量(郑云、马勇刚、鄢桂军、李小强) 3、美丽城镇视角下的古镇复兴路径研究(金中、贝尔) 4、古镇复兴背景下浙江慈城镇美丽城镇建设对策研究(许浙华、王薇炫) 5、关于北仑区美丽城镇创建中居住环境品质提升的思考(严丽、邵晨、丁泽良) 6、宁波市奉化区大堰镇美丽城镇特色化发展实践研究——从偏隅山乡到乡愁小镇(屠威、司婧平) 7、探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美丽城镇实施路径的提升与完善(裴莹可、贾文跃、赖平平、林耸) 8、关于洞头区美丽城镇建设中渔村特色风貌保护的若干思考(陈式谊) 9、瑞安老旧小区改造在美丽城镇建设中的运行机制与提升路径(林卯、虞锋、项彬) 10、全域共富共美·协同长治长效——平湖美丽城镇全面提升路径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陈雪依、顾明达、范嘉诚、陈侃侃) 11、美丽城镇创建与基层治理改革(宋亮) 12、金华市美丽城镇智慧交通建设初探(施俊庆、施一初、严剑平) 13、龙游县开展“1+X+8”的一镇带多村行动 全域传导复制美丽城镇样板创建经验(黄汉鼎、黄黎燕) 14、舟山市美丽城镇集群发展的海岛模式研究与探索(常慕城) 15、乡村建设,要塑形更要铸魂(何琪华、廖宝坤、黄鸥翔) 16、基于“地域+产业+文化”的山区“联盟式美镇圈”实践(潘孙儒、麻锦霞) 17、基于需求层次视角的小城镇品质提升研究——以衢州市大花园美丽城镇建设指南编制为例(赵华勤、张如林) 18、共同富裕建设背景下城乡风貌示范带建设规划——以十八村山水画廊规划设计为例(戴世续、周骏、周燕丽、吴春锋) 19、浙江省小城镇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研究(杜瑞雪、朱挺锋、胡玺) 20、画就美丽城镇生活圈 为城乡融合发展探索浙江之路 《美丽城镇生活圈配置导则(试行)》解读(姚欣、陈秋杰) 三等奖(34篇) 1、“三生融合”理念引领下美镇建设的“楼塔模式”迭代探索(孔美华) 2、乡村有机更新助力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路径探索——以临安区为例(王军武、郎春泉) 3、小城镇未来社区营建的思考——以临安区美丽城镇创建未来社区为例(叶文艳) 4、构建“山海连城·蓝绿交融”开放空间体系——宁波市北仑区美丽城镇建设(陈珍珍) 5、江北区探索城乡融合美丽城镇发展新路径(王华雄、张良、张梁、姜余丰) 6、共同富裕背景下的美丽城镇建设实践与思考(赵钊) 7、美丽城镇与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以余姚市梁弄镇为例(任燕飞、余军) 8、美丽城镇背景下慈溪市观海卫镇新城建设的实践探索(钱晶、蔡建忠、陈佳骊) 9、温州美丽城镇建设中的文旅融合(胡茗旖) 10、美丽城镇:探索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温州实践(周良均、林丽芳) 11、瓯海区泽雅镇美丽城镇建设研究——基于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品牌化建设的探索(陈晓力) 12、产城融合背景下重塑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活力路径的探索——以湖州市吴兴区埭溪镇为例(施萍、王晓晖) 13、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探索与研究——以湖州南浔为例(潘冠雄) 14、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与乡村振兴的研究——以湖州长兴为例(张淳) 15、美丽城镇与智慧公路协同发展(苏亚) 16、大云“美美大花园” 努力打造好百姓心目中的美丽城镇(陈沈阳) 17、关于加快西塘镇美丽城镇建设的思考与建议(于超) 18、关于美丽城镇特色化发展的思考——以绍兴市柯桥区美丽城镇建设为例(金岳卿) 19、一镇一品,产镇融合——诸暨建设全域美丽先行地(李浩翔) 20、以未来社区理念高水平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的探索——以衢州乡村未来社区与美丽城镇建设为例(包丽雯、洪舟晖) 21、美丽城镇创建与城乡融合发展(孟金刀) 22、龙游县创新推进“721”农民集聚战略 统筹城乡共富发展的实践与思考(陈美蓉) 23、美丽城镇建设与乡村景观园林(洪道兴) 24、海岛乡镇从“两极分化”走向“共同富裕”的路径探析(曾亦军) 25、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城市全面有机更新的实践与研究——普陀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研究(刘宗明) 26、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城镇(朱朝杰) 27、产城融合 破题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建设(李明臻) 28、开展下陈街道下六份村土地整理 以点带面促进美丽城镇建设的思考(陶宇) 29、智慧城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台州市黄岩区为例(王伟、潘思宇) 30、以农兴业,走共同富裕之路——以临海市河头镇美丽城镇建设为例(刘润生、胡正权) 31、关于山区乡镇美丽城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天台县雷峰乡为例(陈加雷) 32、浙西南山区美丽城镇的跨越发展之路(陈美芳) 33、美丽城镇与文旅发展——以松阳县四都乡陈家铺村为例(阙伟军、吴丽华) 34、景宁县美丽城镇创建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徐濠娟、褚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