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榭开发区“分类+精准”全面筑牢工地“防疫墙” |
||||
|
||||
目前宁波市大榭开发区有在建项目24个,截至12月15日,全区共有务工人员6576名,其中中海油聚丙烯装置安装、万华(宁波)氯碱项目、利万聚苯乙烯等化工安装类项目有务工人员4669人,占比71%。化工安装类项目较其他类建筑项目具有专业性强,务工人员来源广泛,流动性大、作业聚集等特性,疫情防控任务尤为艰巨。对此,大榭开发区管委会围绕市委市政府突出防控重点,压紧压实责任的工作部署,突出“分类+精准”管控,全面筑牢工地“防疫墙”,争创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并重的大榭做法。 一是以“零放过”的目标压实“责任链”。12月6日,管委会研究决定由区建设局牵头成立工地务工人员动态管控专班,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分成4个工作组,安排专人带队,开展全覆盖、零死角排摸,第一时间掌握务工人员信息,全部落实防疫责任到人、到点、到位要求,对全部务工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并对其中118名有镇海、上虞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进行多轮检测和重点管控。 二是以“零死角”的要求制定“分类图”。统筹在建项目、责任单位、责任人、务工人员信息,厘清每一位务工人员工作和居住地,实施防疫“四色管控”,根据是否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和人数多少等信息,划分管控强度由低到高的“绿、蓝、黄、红”四色区块,通过管理人员科学配置,实现高效分类管控。 三是以“零输入”的决心布控“精密网”。充分运用数字化改革成果和手段,发挥“152”体系和“141”体系的作用,通过视频实时管控,平台实时显示,浙政钉实时沟通,全面落实建筑工人及管理人员实名制管理,落实“一人一档”制度,模块化管控核酸检测、人员出入登记、管理、报告和健康监测等闭环,确保疫情“零输入”。 四是以“零风险”的意识守牢“安全门”。针对年底赶工潮防疫和安全生产压力较大的情况,各项目全部开展协调应急联动演练,工地现场配备临时紧急隔离场所,确保遇急有备。同时,强化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加大疫苗接种工作宣传力度和正向引导,开展务工人员上岗的防疫安全大交底。(宁波大榭开发区城市建设管理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