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四个一”机制 全力保障春节前建筑工地农民工工资“零欠薪” |
||||
|
||||
抓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是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衢州市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处置相结合,做到抓目标压责任、抓制度促规范、抓检查强监管、抓调解化纠纷、抓惩戒筑诚信,全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制防”的建筑工地农民工欠薪治理格局,着力提升农民工安全感和幸福感。今年以来,全市共稳妥处置农民工工资纠纷96起,涉及人数1651人。 注重责任上肩,形成联动治理“一盘棋”。由住建部门牵头,联合人力社保、大建设调度办等部门,建立健全“一月一研判、一季一督查、一年一总结”常态化联动治理机制,推动信息共享,强化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今年共开展民工工资专项大检查4次,下发整改通知书585份,提出整改意见3000余条,其中,春节前重点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组成5个检查组对市本级81个在建项目开展专项检查,并制定《工资支付“四问清单”》,现场抽查或电话访谈农民工1000余人,全面摸排风险漏洞。同时,对春节前存在较多隐患的项目,按照“一案一策、精准治欠”的原则,采取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摸排+检查+化解+处置+应急”“五步曲”处理措施,制定推进清单,落实专人负责、跟踪对接并督促业主单位对支付情况按项目进行一天一汇、一事一报,全力掌控风险动态。 注重源头防控,筑牢工资专户“一道墙”。1月22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签订分账管理协议、设立工资专用账户、保障工资专用资金等7个方面管理要点,细化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开户银行等各方责任,建立健全日常监管、预警应急处置、责任倒查等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行为。目前,承接市本级在建项目农民工工资专户银行及营业网点共41家,开设农民工工资专户142个,开设率达100%。同时,全面落实保证金改革各项惠企措施,1-3季度全市共为18513家(次)企业释放保证金金额58.2亿元,其中农民工工资保证金1.37亿元,总计为建筑业企业减负2.24亿元,激发市场活力,降低欠薪风险。 注重数字赋能,打造线上监管“一掌通”。坚持数字化改革“一号工程”不动摇,以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为抓手,建立完善“衢州市建筑市场信息化平台”,全面推进在建项目农民工实名制电子考勤,实现施工单位用工信息、考勤记录“一键可查”,并督促施工单位将实名制考勤数据与工资发放数据相统一,作为纠纷处置时工资数据核算的重要依据,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目前,市本级在建工程实名制管理设备接入率达到100%,考勤更新率达90%以上。顺势开展实名制考勤设备商服务质量检查,实行“每天排名、每月汇总、每季通报”制度,对设备商服务质量排名结果向社会公布,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及公平竞争机制。同时,拍摄《建筑工地农民工无欠薪》公益宣传片,推进“安薪码”进工地全覆盖,引导鼓励投诉人通过手机扫“码”在线投诉,畅通欠薪信息反映渠道,做到“有报必接、有案必查、有欠必追”,提升纠纷处置效率。 注重分色管理,构建风险隐患“一张图”。结合建筑市场信息化平台、工薪平台工资发放数据及“红黑榜”专项检查等情况,量化评分、动态调整,建立2022年春节前在建项目农民工工资分类分色管理图,按照风险隐患等级划分四个等次,其中市本级A类绿色项目26个,要求项目按照支付计划及时落实,免于检查;B类蓝色项目35个,保持持续关注,要求按照整改通知书内容立即整改到位,并在规定时限内复查和跟踪;C类黄色项目20个,保持重点关注,建立领导分片包干制,对项目进行逐个约谈,每日报进度、每周进行研判,确保解决问题;D类红色项目暂无,如有将全程驻点跟踪,由一名领导带两名组员进行现场处置,联动住建及其他兄弟单位力量形成合力,切实将问题在春节前予以解决。同时,设立“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失信行为信息公开栏”,对存在欠薪失信行为进行全面公示,并根据失信行为进行差别化管理,把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全年共对21家企业给予信用扣分,对4家企业按照150%标准提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程保函缴纳额度。(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