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南湖区综合执法局精心打造“城市e管家”服务品牌 |
||||
|
||||
嘉兴市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建党百年”为契机,以双建机关建设为牵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务、业务、服务“三务”融合,全面推进“城市e管家”服务品牌创建工作,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城市管理创新模式等工作先后获得了市委张兵书记的5次批示肯定。 坚持党建统领,提升品牌外在感染力 一是提供组织保障。坚持党建带业务,自2018年12月被评为市机关服务品牌起就明确提出了“奋斗两年力争全市示范性服务品牌创建成功”的目标,今年年初又专门制定出台了《凝聚机关先锋力量 绘就五彩服务品牌——“城市e管家”争创嘉兴市示范性机关服务品牌实施方案》,成立由局党组书记为组长,政委为常务副组长的机关服务品牌推进领导小组,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并做到专题部署,层层推进。 二是发挥先锋力量。深化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结合全区网格大走访、“一编三定”活动,在中心城市品质提升、疫情防控、台风防御、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中,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指数测评”指挥棒作用,优化日常赋分标准,提高志愿活动、党员服务参与率比重,确保开展志愿活动制度化、党员参与活动经常化。 三是延伸服务品牌。为实现“党建红、志愿红”双向提升,延伸机关服务品牌,推出了红色志愿服务“大管家”模式,以12个基层分队独立党支部为抓手,因地制宜分别成立了各具特色的基层服务队,如南湖景区女子分队的“红船驿站”、东栅分队的“香樟树”服务队、七星分队的“小蓝人”服务队等,进一步拓宽了服务群众覆盖面,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锻造铁军队伍,提升品牌内在驱动力 一是多维度培育,夯实“实干笃行”实力。出台了《局执法队员管理办法》《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计划(2019-2021)”实施办法》等,推动干部队伍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擂台赛”的形式,通过“南湖执法讲坛”“青年说”“法律知识大比武”等渠道,一批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完善日常培训机制,组织参与司法考试培训、指导员、新进队员等专题培训,全方位提升队员素质。同时积极推送90后年轻干部参加市级诗歌朗诵比赛、全市“庆百年团歌赛”、区委组织部“优秀年轻干部综合比选面谈”活动等,鼓励干部争先创优。 二是多层次打造,锻造“清廉城管”品牌。2019年4月推出了“清廉城管”品牌建设计划,软硬件齐抓共建,纵深推进。一方面制订了《基层中队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基层分队文明规范公正基层队所创建,共投入资金约1500万元,截至2020年12月验收通过率100%,并在2020年度的全省考核中荣获全市唯一优秀单位;另一方面在“两新”试点的基础上,2021年4月召开了全区“清廉城管”建设推进现场会,发布了清廉城管标志、“八八守则”,编印了《清廉城管手册》并人手一册,到目前已实现全局“清廉城管”建设的全覆盖。 三是多举措推进,升级“综合督察”版本。2019年5月在全市综合执法系统率先出台《综合督察实施办法》,推行全员全领域“综合督察”。今年完善并推出了“综合督察2.0”版,进一步健全督察机制、细化督察内容,并推行局领导、中队、局督查科“三级督察”机制。两年多来已开展综合督察300余次,督察发现问题800余个,发出各类通报38份。同时,今年又聘请了20名社会特邀监督员,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一是全面创新“大管理、大治理”,为城市管理提质。增强城市管理合力,营造“人民城市人民管 管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氛围,围绕城市管理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民生关注点,建立“大兵团作战”模式,并在全省率先引进南湖蓝天救援队和益弘救援中心两支成建制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助力品质嘉兴建设。同时开启“城企联动”模式,以点带面联动景区管理、大型企业周边、大型商圈等重点区域周边企业力量,有效强化日常管理,整体提升南湖景区、厂区、重要商圈、街区、专业市场周边市容市面貌。截至目前,开展大兵团作战87次3652人次、城企联动5600多人次,治理市容和城市乱象点8059个。 二是主动推出“综合执法+”系列模式,助推社会综合治理。去年以来,以“枫桥式”综合行政执法队创建为契机,以实现“小事不出队,大事不出局,矛盾不上交”为目标,各分队成立了“综合执法+矛盾化解”工作室,整合“三员一师”力量,着重解决执法边缘盲区问题。一年多来已接待来访群众753人次,化解疑难矛盾纠纷21起,化解成功率达100%。同时通过“一个制度、两张清单、三方力量”创新构建“综合执法+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开创干部联居新格局,及时处置小区僵尸车停放、沿街餐饮店油污排放等投诉问题,群众满意率得到明显提升。 三是靠前实行“监管一件事”场景运用,提升日常履职效能。作为全省数字化建设“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试点单位,我局整合全区行政执法力量,聚焦“建筑工地、养老机构基础安全、商品房销售、宠物医院”四个场景的探索实践,打造“多跨、协同、智慧”监管体系。将“互联网+监管”平台的数字化改革成果与“综合查一次”的创新思路充分融合,通过组建“一个专班”、理顺“一张清单”、运作“一个平台”等,厘清各部门间职责,打破部门间行业壁垒,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证据互认,有效破解了多头重复检查、重复执法、执法扰企扰民等问题,为企业营造了更优的营商环境。 提供精准服务,提升品牌精神感召力 一是数字赋能,提升管理服务效能。推进“互联网+”创新模式,学习借鉴上海城市管理数字化应用,构建了我局“5G+5I”智慧平台,实现数据资源整合,拓展“智慧城管”辐射范围。建立在建工地、娱乐场所、沿街商务数据库,注重日常管理数据留痕,为执法办案提供最全面精准的数据保障。在户外广告、店招设置和犬证办理上深化“最多跑O次”,截至目前,我局共受理网上店招备案申请1615条,共受理网上养犬申请12381只,预约疫苗注射21938次,犬类办证8592张。同时,与区基层治理“七星阁”平台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实时共享,高效处置。 二是柔性服务,塑造贴心为民形象。我局依托南湖景区女子分队全方位开展柔性执法和贴心服务,彰显红船旁“暖心服务”新形象。通过“红色宣讲团”“红船小萌管”“百年党史进校园”等活动,将红色故事宣讲、新条例解读等送上门。充分发挥红船旁的区位优势,持续开展南湖革命纪念馆志愿讲解,共取得志愿讲解证11张,共接待各类政府参观团队124个,其中多次为司法部和省级部门领导讲解,还为外国政党妇女干部作全程英文讲解。依托南湖一大红色资源,与杭州西湖女子巡逻队、上海市黄浦区城市管理局开展“两湖共建”“一大两地”合作机制,致力于先进服务理念和先进管理手段的共建共享。 三是顺应民意,切实解决群众企盼。围绕便民服务拓展“智慧城管”平台功能,开发机动车人行道违停5分钟云端“预警”,缓和违停尖锐矛盾;科学规划设置140个便民早餐、修理摊等,满足群众日常所需,并同步在“智慧城管”平台定位,呈现掌上摊位地图,提供实时查询便利;开展本地果农瓜果自产自销点位“甜到家”活动,科学规划自产自销点80个,为果农拓展销路;合理规划增设非机动车泊位及绿色停车位,努力缓解居民停车压力。同时,紧密对接联居社区,经常性开展各类上门服务,两年来党员认领微心愿76个,帮助社区划设消防通道禁停线、停车位5000余平方。(嘉兴市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