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县威坪镇紧握美丽城镇妙笔 重塑千年古镇肌理


发布时间: 2021-03-10 11:38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威坪镇围绕建设“水墨记忆、都美威坪”的总目标,在获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镇的基础上,持续挖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努力做好“五美”文章,全力打造“杭千黄”黄金旅游线和浙皖边界上的美丽城镇样版。

一、做优环境美文章,城镇特色“亮”起来。 一是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自启动创建以来,威坪镇建成一条6.8公里的环湖绿道,并荣获2019年度杭州市最美城镇休闲绿道称号,打通一条1.36公路的“断头”路,引进杭州云泊智能停车技术,新建二级客运中心,提升交通服务品质,极大程度上方便百姓出行。二是既要瞻前也得顾后。威坪镇坚定特别生态功能区定位,建设中严格把控天际线、山脊线、湖岸线三线,精准界定建筑的高度、密度和柔度。“一心向党”、“两牌传承”、“三元及第”、“四方之志”、“五桥连城”、“六道文明”、“七星高照”、“八窗记忆”、“九街好客”、“十景生辉”的文化景观节点,拉高了城镇的颜值。

二、做深人文美文章,传统文明“活”起来。一是水墨记忆显现复兴密码。威坪镇依托山水资源和历史典故,将文明融于景中,打造“十景八窗”等文化景观,并做活“跳竹马”“舞狮子”“抬板龙”“磨豆腐”“采桑叶”等民俗活动。二是文明乡风造就和睦团结。在威坪镇安川村举行的“乡风文明润万家”活动,李修平、姚科、王学武等文学界大腕汇聚一堂,话家乡、品乡味、传家风,为美丽的青山绿水增添了鲜活的人文气息。通过声音的传播,让“孝廉家风”“以和为贵”“崇学向善”“民风淳朴”的文明乡风在这里代代相传。

三、做强产业美文章,群众口袋“鼓”起来。一是三态并举实现三生融合。坚持产城人三者有机结合,提升改造朝虹巷、古虹巷、三元巷等历史特色街巷;“以招代拆”,吸引民宿巨头“花筑”品牌进驻,改造“常青居”精品山庄;邀请上海驴妈妈集团进行产业策划和品牌ID营造,诞生了“威风小子”和“凛凛姑娘”形象人物;二是三产融合迸发旅游气息。挖掘现有的土地资源、标准厂房、基础设施和产业链发展潜力,实施大项目带动小企业、一二三产配套招商政策。另盘活各村的闲置资产,流转连片土地,开办洞源村700米银宿、叶家妍源农业田园等综合体,吸引大量游客来体验威坪的历史、人文、民俗风情。

四、做细生活美文章,幸福画卷“绘”起来。一是让专家当朋友,让居民做主人。多次邀请县域首席设计师、驻镇规划师下村指导,提升改造原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室,建成威坪镇邻里中心;此外,组织村民装扮自家庭院,打造青净茶合、孝廉汪川、妙文妙石等一个个富有特色的村庄,吸引了大批游人慕名而来。二是患者少跑腿,让医者显仁心。根据实际需求,医共体威坪分院会定期和不定期安排相应科室专家进行手术,同时依托浙人医医联体“双下沉、两提升”的优质资源,适时将省级专家的优良技术沉到最基层,切实提升老百姓的就医获得感。

五、做精治理美文章,和谐乐章“奏”起来。一是探索线上平台,让治理更有“智慧”。积极推动“综治平台、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建设,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上,紧抓数字赋能良好机,引进“城市大脑驾驶舱”技术,让基层治理更有“智慧”。二是抓实线下举措,让治理更有质量。积极印发“争做都美威坪人”倡议书,号召全镇群众告别不文明陋习;率先提出实施“周二固定上街日”和“周三固定下村日”机制,领导干部带头劝阻乱丢、乱闯等不文明现象;组建“仲规侬”村级调解员队伍以及64891890(一拨就灵)热线在环境保护、治安防范、关爱服务、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矛盾调解等服务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杭州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