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市沙门镇聚力打造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 |
||||
|
||||
玉环市沙门镇立足工业强镇战略,将工业品牌、产业优势融入到城镇建设的空间拓展、基础配套等系列工程中,持续加大为城镇建设发展“步步为营、久久为功”的理念,全面打造独具魅力的沙门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 一、以“千强实力”招大引强夯实沙门根基。沙门镇依托万亩滨港工业城的开发建设以及区位交通条件的大幅改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于2010年被列为省级中心镇,连续四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截至2019年,全镇产值达到192亿元。一是龙头企业示范引领。目前,沙门已集聚企业500余家,其中超10亿元产值的企业1家,上市企业5家,超亿元的企业31家,5千万到1亿元的企业21家,规上企业共计107家,国家高新企业21家,台州市高新企业45家。各类企业体量和实力均居全市前列。二是登门引才喜事连连。专班招商、驻点招商“多点开花”,全年招商引资洽谈项目达24个,新引进项目8个,其中重大项目4个。此外,慧心湾旅游度假项目进展有序,商住综合体项目提前结顶,华能供热、电镀废水中水回用项目等待验收,领军人才引进实现零的突破。 二、以“工业文化”特色项目赋予沙门气质。一是尊重工业历史。重新修葺了展示馆,通过专题片、沙盘、浮雕等,全方位、立体化展现在工业发展带动下,沙门城镇建设的沧桑巨变以及城镇发展成果与总体趋向。二是凸显工业元素。对工业城入口、科技大楼周边等重要节点进行了全新设计,通过大型宣传广告牌、标语、墙画,将精品化、统一化的工业元素、口号和风格予以体现,营造工业强镇式精品小城镇的浓厚氛围。三是加快工业智造。在原高速指挥部场地建设两岸青年创客基地——浙江玉环跨界自造融创园,积极引入两岸青创团队,助力工业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变,推动工业文化创新发展。 三、以“产城融合”惠民项目提升沙门品质。推出一系列惠民便民利民项目工程,让美丽城镇更有内涵、更具品质。一是打造文化阵地矩阵。以“1+X”的模式推动文化休闲阵地共建共享:1即核心阵地——包含图书馆、文化站、健身中心等在内的科技大楼,X即由党群中心、融创园、文化礼堂、企业活动阵地群构成的分站矩阵。通过阵地的开放运行,满足企业职工、村民、老中青少幼等不同群体的业余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城镇生活质量。二是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市民广场、泗边山公园、游步道等一批民心工程,进一步扮靓城镇环境,升级城镇生活。其中,投入700余万建设的市民广场集娱乐、休闲、健身等功能为一体,链接、辐射新老城区,终结了沙门没有大型休闲广场的旧时代;投入3000余万的泗边山公园由老旧工业点拆后空间打造,是沙门一颗崭新的城镇绿心。滨港大道游步道、立新塘游步道、桥下空间等工程项目构成的休闲体系,能够惠及建成区5平方公里内的广大群众。三是强化交通出行保障。加强道路建设,进一步优化延伸完善城镇交通路网。投资4500万的兴安客运中心正式投用,镇域交通线路、站点设置有序推进。新增园区环线公交并投入10辆新能源汽车,在建成区30个点位投放500辆公共自行车、200辆公共电动自行车,基本解决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台州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