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三个坚持”提升美丽城镇建设实效


发布时间: 2021-04-23 16:04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台州市以 “三立三进三突围”为新时代发展路径,把美丽城镇建设与“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相结合,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坚持思想引领、项目推动、产业支撑,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打造颜值与品质兼具、气质与内涵相衬的美丽城镇。

一、坚持思想引领,不断砥砺前行。一是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突出“美丽城镇”建设篇章,落实美丽城镇办主任例会制度,适时召开美丽城镇现场会,强化会议推动,确保省市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提升美丽城镇建设成效。二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纳入美丽城镇建设全过程,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抓美丽城镇建设的主体责任。成立美丽城镇办临时党支部,坚持把党的建设融入到美丽城镇建设各方面,通过党员领办破难项目,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美丽城镇建设增添红色动力。如天台依托机关“美丽红盟”平台,开展美丽城镇联盟活动;黄岩区平田乡通过党建网络、民情网络、综治网格的“三网融合”,由党员认领项目建设“责任田”,把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覆盖到每一个治理网格。三是组织理论学习和培训。建立“一会三课”制度,发挥各部门专业优势,全面提升美丽城镇建设业务水平。组织乡镇领导培训班,召开专题培训会,帮助指导一线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2021年,计划开展26个创省级样板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外出考察培训活动。

二、坚持项目推动,推进全域美丽。一是抓好项目落地。以补齐城镇功能短板为切入点,科学统筹项目建设,同时把项目建设成效作为美丽城镇建设评价重要内容之一,纳入考核。截至3月底,已开工项目1417个,开工率96.33%,累计完成投资181.81亿元。二是抓好项目进度。深化“项目建设比赶超”活动,定期展示项目形象进度,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定期刊发经验做法,推动形成良好示范。同时,建立市县镇三级通报制度,结合实地检查,强化动态监控。如三门县落实“红黄绿”三色码提醒制度,确保美丽城镇建设项目稳步推进;临海市对创建乡镇建设项目月度完成情况进行细化并考核排名。三是抓好服务配套。深入践行“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理念,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打造舒适便捷、宜居宜业的城镇生活圈,推动产镇融合。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就近办理、集成服务”,实现全市便民服务中心乡镇 (街道 )全覆盖,群众出家门15分钟内就能办成事。如路桥区开通“企业服务直通车”平台,聚力破解企业难点和堵点,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实现平台赋能。

三、坚持产业支撑,增强内生动力。一是推动产业升级。依托城镇特色基础产业,聚焦优势产业,筹谋划资源配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推进老旧工业区块改造和小微企业建设,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 (作坊 ),2121年计划新建(改建、提升)小微企业园20个。二是做强美丽经济。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乡村旅游、商贸文旅、农业休闲等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两山”理念美丽城镇版。如仙居县白塔镇依托5A神仙居景区,打造“神仙居所,大美白塔”;淡竹乡依托韦羌溪独特的水资源和乡域优美的生态环境,扶持发展全域民宿产业,形成独特的民宿村、民宿街、云溪民宿小镇等。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实施智慧管家和智慧城镇建设行动,优化治理体系、创新社会管理平台,推动“城市大脑”向基层延伸,全面提升城镇管理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如温岭市泽国镇以打造首个工业地产项目(泽国机电创业园)为样板,扎实推动智慧小区建设和改造提升;椒江区创新启用“长情码”养老服务综合平台,使美丽城镇养老服务进入智慧时代。(台州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