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绍兴市集成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跨越式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4-26 08:55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近年来,绍兴市紧抓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国家级试点和浙江省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有利契机,紧扣“让老百姓居住更舒适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聚焦“零次跑、主动帮、精准保、温馨居”四项重点,全方位推动理念、机制、方式、手段创新升级,实现保障性租赁住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20年,全市新增公租房保障2.26万户,其中主动保障城镇住房救助家庭230户,全市2/3区县公租房实行市场化运营管理,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优化申请流程,资格审核“零次跑”

绍兴市搭建公租房管理云平台,重塑公租房资格审核“全链条”,审核时限由省定40个工作日缩短至14个工作日。

办件“零次跑”。2018年起,将公租房资格申请、租金收缴纳入浙江政务服务网和“浙里办”APP网办、掌办事项,资格年审在系统中直接发起,无需群众至窗口办理,2020年共有2.26万户家庭成功申请公租房保障。

材料“一证办”。依托政府大数据共享平台,打通部门间“信息孤岛”,共享户籍、婚姻、房屋、社保、公积金、车辆、工商等10多项证照信息,申请人凭身份证即可申请公租房。

流程“集约化”。全面优化审核流程,利用信息系统,提高审核效率,将2次公示减少至1次,将原有4个审核环节减少至2个。

部门“时限短”。压缩各部门审核时限,建设、民政、自然资源部门审核时限分别为2个工作日、7个工作日、5个工作日。

推行主动保障,申请服务“上门送”

针对部分城镇低保低边家庭因不了解政策、行动不便等原因未申请住房救助情况,绍兴市开展“主动保障、兜底包办”的惠民举措,实现城镇住房救助家庭应保尽保。

变“被动申请”为“主动排摸”。2020年3月起,各区县建设部门联合镇街及民政部门,采用大数据分析、人工筛选、社区排查等方式,对全市4803户城镇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全面排查,逐一确认资格,对符合公租房保障条件的建档立卡。

变“窗口受理”为“上门服务”。对首次排查出的194户符合城镇住房救助条件家庭开展上门服务,现场签订合同,并建立常态化监测机制,滚动摸排,对符合条件的城镇住房救助家庭在1个月内予以保障,2020年共新增保障城镇住房救助家庭230户。

坚持分类施策,重点群体“精准保”

在2019年全市域实现新就业无房职工和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等新市民纳入公租房保障的基础上,着力精准服务,坚持分类施策,不断扩大公租房保障覆盖面。

行业“精准保”。对公交、环卫等公共服务行业一线职工,主动对接,精准设置准入标准,还对无房青年医生、青年教师实施保障,切实解决特殊行业、重点人群的住房困难。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保障公交、环卫等公共服务行业一线职工1705人,青年医生、教师386人。

公寓“多元建”。绍兴市政府划拨专项资金和土地建设专门公租房,已建成西洋溇小区及小亭山、昌安环卫工人公寓,共有房源1643套,已惠及家庭2372户。同时加大政策性租赁住房建设,2020—2024年计划在产业、人才集聚区域建设人才租赁住房2.2万套,其中2020年已建设21个项目、1.1万套,切实解决新市民阶段性、过渡性住房问题。

资金“立即补”。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围绕“稳就业、促民生”重要任务,创新保障政策,对复工企业承租社会房源的无房职工给予每人500元的一次性租赁补贴,帮助企业解困渡关,2020年共发放特殊补贴968万元,惠及企业1000余家、职工1.94万人。

精选满意管家,保障对象“温馨居”

2019年起,在诸暨市、新昌县等地开展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国家级试点,着力打造专业化、规范化、智能化的“绍兴样板”,破解公租房转租转借、租金收缴困难、租户诉求反馈不及时难题。

引入“专业团队”。通过市场机制精选政府和群众双满意的“金牌管家”,明确承接主体20余项主体业务和200多条具体服务内容,建立包含19项约束性和28项指导性指标体系。截至目前,已在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 新昌县等4个区县的8000余套公租房实现市场化运营管理,占全市公租房总量的60%,年投入运营经费420余万元。

着力“智慧管理”。公租房小区全面配置智能化软硬件,将入住、退出、使用、维护等40多项业务全部纳入后续系统管理,设置智能出入门禁、单元梯控、入户门锁及智慧安防、智慧消防系统,通过人脸或指纹数据对比,已发现转租转借162户、短期空置20户,发现高空抛物2起,成功抢救独居老人2人次,违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开展“特色服务”。诸暨市结合“枫桥经验”,吸纳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治理,构建运营企业-住户委员会-社区党支部-纠纷调解室4级管理网络,建立包含入住退出、维修维护、应急处理等222条“服务清单”。新昌县开设微型图书馆、阅览室、医疗保健室等文化场所,探索差异化服务,为各类群体提供孩子看护、物资配送、维修保养、家政服务等7方面1000多项专业服务。(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