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章水镇构建“三色” 打造“农业特色型”美丽城镇


发布时间: 2021-05-11 11:54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章水镇是海曙区位置最西、镇域面积最大的山区乡镇,地处四明山东大门,素有“四明锁钥”之称。依托优越的山水生态格局,章水镇以科技创新为农业升级的驱动力,以智慧科技农业、产镇多元融合、农旅生态景观为特色,建设具有时代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农业特色型美丽城镇。

一、打造智慧科技农业特色,奠定农业全产业链基础。以科技创新助力传统农业,提高农业产能,土地集约利用,打造章水农业品牌。加快科技与传统农业的结合,通过作物产量预测、病虫害防治、远程监控和管理、植物生产分析预测、土壤修复和改良等方式助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生产;推进李家坑村高山农蔬产业园、杖锡樱花园提升项目、浙贝母全产业建设项目等,整合土地资源,盘活闲置农田利用率,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打造出“四明心”“天胜农牧”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借助“互联网+”,加快培育天胜农牧、爱品菜等电商平台,引导章水农业品牌积极融入“双11”“618”等现有销售节庆;建设章水农产品展销模块,依托乡村振兴公司,建立特色农产品物联网、特色农产品销售网、特色农产品信息网,进一步加快编织农业发展的三张科技网,引领章水镇智慧农业建设。

二、打造产镇多元融合特色,支撑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汇集章水优势资源,形成加工、商贸综合平台,完善农产品运输网络系统。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设立一批章水优特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及展销商店。试点农家自制食品“标准化”经营模式,由乡村振兴公司牵头,通过建立严格生产标准,将食品生产标准向“准员工”普及,确保食品安全;统一产品标识,完成“章水味道”商标注册,集中制作烤笋、蜂蜜、吊红、花旗芋艿、切面等农家特色食品,解决农家自制食品面临的销售难、监管难“顽疾”;统一销售管理,与第三方平台签订协议,采取委托收购、平台直播、小区零售等方式拓展销路。打造“贝母康养小镇”,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平台,重点扶持富农浙贝专业合作社,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形成在省市内具有优势地位的农业特色产业。建设章水镇农合联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明山阁农村综合生活体验中心,设立农优产品展销中心,对各村进行排摸,确定特色农优产品31种,打造“一村一品”产销新模式,组合包装为“最红章水”扶贫大礼包,依托“红色研学”服务开展农优产品销售。加快沿溪路、后溪公路、榨弯至百步阶公路等镇区路网结构的提升和建设,积极融入四明山区交通体系,形成更便捷的对外交通网络,为农产品销售运输提供基础保障。

三、打造农旅生态景观特色,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新空间。保护生态基底,提升农业景观质量,彰显章水全域特色风貌。在章水镇“一核两带四片区”空间体系结构基础上,以章水半山半水自然格局为底色,加快推进“曙宁醉红”党建旅游节点改造提升、茅镬古树公园项目、章溪河沿岸整治及景观提升工程等项目的建设与改造,发展农业文化和红色文化;根据不同时节,依托章水农业资源、绿色资源,设计不同的旅游活动产品,重点打造贝母文化节、樱花文化节、吊红文化节、四明问秋国际越野赛等节庆活动,以节兴旅,打响章水的农旅品牌;创建智慧旅游小程序,集旅游资源介绍、农特产品销售、户外一键求助、游玩攻略推介、道路交通指南于一体,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感;引进亲溪小筑、道地小筑、乡叙樟溪谷及浴心谷等特色民宿,完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在镇区以及已创建的景区村率先开辟特色餐饮集聚区,结合章水乡村美食,开发包括樟村切面、高山蜂蜜、番薯枣子、吊红、章水土菜等特色餐饮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强化章水旅游品牌形象。同时,打造以“大王巡山”为地域品牌的体验研学、观光旅游、休闲养生等新型农业产业业态,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实现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助农增收。(宁波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