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以“微改造”促美丽城镇“精提升”


发布时间: 2021-05-25 10:08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丽水市美丽城镇建设针对山区小城镇存在公共服务设施薄弱、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坚持摸清底数、剖析原因、系统规划,以“微改造”带来“精提升”,全面打造美丽城镇建设“五美”新格局。

一是聚焦“小”处优化交通网络。将路网优化提升与城镇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绿色产业发展提速相结合,全市美丽城镇建设共编排涉及停车场建设、道路配套设施安装、公交车站建设等道路交通类项目191个。同时,做好资金拼盘,把全市7个“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1个省级精品道路建设工程纳入美丽城镇建设项目库。其中,通往“中国畲乡之窗”4A级景区的景宁县大均乡溪杉线上榜2020年省级绿化美化精品道路,该道路串联起7个节点村,全面展示出浓郁的畲族风情和传统乡村的原生态魅力,在增强镇域人口集聚、打造全域旅游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是因地制宜构筑绿道系统。把绿道建设作为美丽城镇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打造满足城乡居民、游客、驴友等多群体需求的绿道慢行系统,切实增加群众的幸福感。目前,全市美丽城镇在原有绿道基础上加以完善优化,三年再编排71个绿道建设项目。在规划阶段,充分做好沿线在建拟建项目与绿道建设的有效结合,避免资源重复浪费。同时,依托原有路网资源,按绿道标准进行改造提升。如景宁县依托森林古道、景区景点建设骑行绿道和登山步道,青田县利用废弃铁道打造出铁轨绿道,既保护了原有的自然生态、人文古迹,又有效节约了建设资金。

三是活化利用赋予老城新生。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上,始终秉持“微改造”理念,坚持修旧如旧,充分尊重城镇的记忆空间。同时,通过将旧祠堂、闲置校舍大会堂等改造成文化活动中心或文化礼堂等形式,积极探索对古村古建的再利用。如松阳“拯救老屋”行动,将修缮好的老屋植入民宿、书吧、艺术家工作室等业态,带动美丽城镇产业发展;景宁县将老旧住宅改造成为文化礼堂、农村书屋、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等社区配套设施,并建成民族书屋、畲文创馆、畲画馆等文化体验馆,让居民共享美丽城镇人文美。

四是精雕细琢打造小而精空间体系。各地在景观设计中广泛使用卵石、毛竹、青瓷碎片等本土建材,在城镇入口、街角空地等地打造韵味各异、特色鲜明“微公园”和花园庭院。目前,云和赤石的玫瑰花园、龙泉住龙镇的红色节点群等已成为当地特色名片。此外,引导群众开展“美丽庭院”评比、“标准户”创建等行动,打造出了一大批小且精致的农家小院、小巷。其中,缙云依托“花满壶镇”行动,发动人人种花、家家养花、村村赛花,打造出了“花美、城美、人更美”的美丽城镇新形象。(丽水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