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义乌公积金推进数字化改革试行贷款零材料全流程线上办理


发布时间: 2021-05-26 10:29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义乌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按照“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要求,优化数据共享、扩大跨部门协作、再造业务流程,聚力打造“数字公积金”,经过5个多月的开发测试和优化完善,于5月24日,“义乌公积金贷款”小程序正式上线,实现公积金贷款业务从申请到贷款发放“全程网办”、零材料“刷脸办”、“随时随地办”,全面提升公积金业务数字化水平,提高办事效率,为职工提供更加智慧的服务体验。

数字赋能,打通8大部门77个数据共享。通过小程序端在线申请的公积金贷款,系统自动获取公安、民政、住建、不动产、人行、金融办等8个部门, 77项数据,自动生成贷款相关资料和个人数据信息。系统通过共享获取的30个否定数据和系统生成的14个推定数据来辅助审批。不符合贷款条件或贷款方式不合理,系统会智能提示。根据职工缴纳情况、个人信用分等变量,系统也会自动控制可贷额度、利率等数据。申请人一目了然,在数据共享良好的情况下,一般三五分钟就能完成申请,基本实现零填写。

流程再造,与不动产抵押登记实现“一件事”联办。原来是缴存职工要先与公积金中心签署合同,再到不动产办理抵押登记手续,两个事项、两个部门、两个环节,串联办理。中心对这一流程做了适当改造,公积金中心线上审批通过后,将形成的相关合同资料推送给不动产登记中心,依托不动产网签平台,一并完成借款合同、抵押合同等资料签署,实行两个部门业务联办,形成两个事项、一个环节,并联办理,用户只需“一次登录、一次身份认证、一次签约、一次办结”。

制度创新,借款合同实现线上签署。借款合同面签是公积金领域实现贷款全流程线上办理的一大堵点,合同线上签署不是简单地从线下搬到线上,有相关监管部门的规定,也存在法律风险。为了打通这一堵点,中心进行了探索,在取得相关部门同意支持下,在合同签署时,增加“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电子签名+录音录频+公证”,以确保真实性、有效性,一并完成借款、抵押合同等资料的电子签名和身份认证。(金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供稿 编辑 朱宇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