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长兴县建设局积极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工作


发布时间: 2021-06-01 09:02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长兴县坚持推动物业企业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协调发展,通过“红色物业”建设,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有效破解小区物业管理难题,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强化党建保障,让人民群众安心。坚持把党的组织建设有效嵌入物业服务企业和业委会有效运作中去,全面织密建强红色物业组织体系。一方面构建“1+X”区域“大党委”体系,扎实推进“双覆盖集中攻坚行动”。成立长兴县物业行业党总支,单独组建5家物业企业党组织,其他企业与小区业委会组建联合组建党组织。158个业委会中,正式党员3人及以上的有118个。另一方面全面实行“交叉任职、双向进入”,推行城管、民警进社区兼任副书记机制。推荐社区“两委”成员、在职党员担任业委会主职,吸纳物业公司优秀党员兼任社区监督委员会成员,推动服务功能与政治功能融合。158个小区业委会中,在职党员任主职的占70.5%。

完善管理机制,让人民群众省心。坚持有章理事、据章办事,推开网格化、片区化管理机制,形成可上墙、可遵循、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体系。一方面因地制宜建设红色阵地,搭建“休闲娱乐、说事议事、学习交流”平台,目前全县278个小区共搭建各类平台30余个;同时建立业委会坐班制和红色楼长、红色邻里长机制,形成小区居民、楼长、邻里长、业委会、党组织五级管理体系。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实施社区事务“三类五步”工作机制(业主素质类、房地产质量类、物业服务类,意见征询、会商、表决、双方商议、多方商议),进一步释放“红色物业”源动力。例如,翡翠名都小区100多项问题,先后召集会议20余次,征求小区业主代表审议表决3次,问题有效解决。

加强多方监管,让人民群众放心。倡导“业账社管”新探索,业委会开设公共资金专门账户,委托社区居委会监管,规范公共资金存放使用程序。一方面通过“e家清”和“民意码上通”等平台提升账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建立底册、设立专户、强化审核、公开资讯,确保资金“口袋”安全。目前,长兴中心城区3个街道24个社区88个小区实现“业账社管”,审核项目374个,涉及资金1200余万元。另一方面推行重大事项“三议两公开一备案”制度,由业主委员会提议、业主委员会与社区共同商议、业主大会或业主代表大会决议、议事全程公开征询业主意见,实施结果公开发布接受监督。长兴县以“清”促“治”破解自治格局,被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录用。

提升自治能力,让人民群众宽心。长兴县出台《加强清廉社区建设 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物业服务范围,着力提升小区综合治理能力。一方面厘清各方主体责任,梳理出7张责任清单,对日常矛盾高发领域,进一步明确各方责任主体职责边界。例如,物业行业党总支注重物业从业人员素质培训,累计培养了400余名物业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县建设局制定并出台《长兴县新时代物业服务规范“五有五无”评价标准》,组织召开全县物业管理工作培训会和专题培训会。另一方面厘清办事过程,整理出26张权力运行流程图,进一步规范小区业主委员会权力运行,实行“照单办事、按图操作”。例如,龙山街道龙山雅苑小区停车位租赁问题,街道、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同合作,在400余位业主和公证处的见证下,经现场抽签、登记并公证等环节,实现矛盾最优处理、问题有效解决。

提高办事效率,让人民群众舒心。长兴县在物业管理上实现矛盾化解、问题解决有途径、有办法、有成效。一方面,以社区“一居一品”议事平台为基础,搭建物业服务平台,定期召开事务协调会、民情恳谈会、社区听证会,推进多方合署议事,90%的物业管理问题在3天内得到解决,平均时长缩短2.5天。另一方面,坚持把解决业主的各类需求作为工作的落脚点,通过“红色会客(议事)厅”“红邻长”“红色智囊团”“一邻二长三事”等工作机制,对业主反映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营造“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的良好工作局面。(长兴县建设局 供稿 编辑 朱宇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