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三单乡美丽城镇“新蝶变” “五美”三单入画来


发布时间: 2021-06-28 17:16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自美丽创建以来,三单乡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始终紧紧围绕“农业立乡、生态兴乡、旅游强乡、和谐安乡”的工作思路,以美丽城镇创建为契机,立足区域特色,不断优化城镇功能、提升服务品质、提振经济产业、传承人文特色、深化综合治理,全面提升美丽城镇建设发展水平,致力于打造“山水田园小镇、农旅体验胜地、休闲康养福地”。

一、规划引领,在谋划上站位全局。一是因地制宜拟定创建目标。三单乡委托规划设计公司编制《三单乡美丽城镇创建方案》,明确城镇定位。项目设计与三单乡旅游发展、农业特色、历史环境相结合,融入非遗传承、茶文化等特殊文化元素,充分体现三单“山丘、茶园、清溪、小城”的特色风貌。二是立足实际理清创建思路。通过全方位调研,依据考核细则,完成三单乡美丽城镇“五美”“十个一”的基础评估工作,抓弱项、补短板;立足于三单乡实际,制定三年建设计划;多方筹集资金,全力提升三单乡全域化旅游发展;创新建设模式,所有项目统筹谋划,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二、广泛动员,在发动上树帜造势。全乡上下立足全方位、全区域推进新时代美丽三单建设,依托美丽城镇这一建设载体,成立“联村干部+村干部+党员”宣传队,发挥党员干部先锋带头作用,走村入户宣传美丽城镇建设新理念,广泛动员全乡14个行政村开展“六比六争晒拼创”行动、农村人居环境百日攻坚行动,整治乱堆乱放300余处、建设美丽庭院213处,新增绿化面积3000㎡,全面提升各村的人居环境,推动风貌新生、生态新生、服务新生、文化新生。

三、聚焦“五美”,在落实上聚力用劲。一是深化环境综合治理,实现生态优良“环境美”。三单乡以“五水共治”为抓手,联合周边县市跨界治水共护清流,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倾力打造集绿道、旅游观光、休闲健身、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最美山区生态廊道——清溪生态廊道。建设美丽载体,创建最美村1个、秀美村3个、达标村10个、精品村2个。二是稳步提升人居环境,实现田园诗意“生活美”。依托三单乡农特产品文化展示中心建设,积极创建星级农贸市场,引进更多优质商家;建设邻里中心,配套老年服务、少儿活动、文化健身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文化礼堂等公共文体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三是打造本土农业品牌,实现特色农旅“产业美”。持续抓好香榧、茶叶精品园区建设,实行科技化生产种植,推行“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增加产品附加值,依托三单乡农产品文化展示中心,形成集农耕文化展示、农副产品集散、产业招商等综合型发展为一体的产业基础平台,推动树立三单品牌。整合独有的“四宝十景”旅游资源,推动星月理想庄园、飞尔静心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寺岭脚研学旅行基地。四是深挖传统文化底蕴,实现文化兴盛“人文美”。该乡物质文化遗产底蕴丰厚,历史人文古迹传承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保护留存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翻九楼”、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兴案”,舞龙舞狮、拜岩头爷等民俗活动,不断绽放“古韵今彩”。五是聚焦基层服务治理,实现乡风文明“治理美”。逐步完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全面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为“最多跑一次”系统向村级基层延伸打好基础;立足人大代表联络站,发挥人大代表在高水平推进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和无证明城市改革,数字化打造365便民服务中心,全面铺开“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等便民模式。

四、挖掘特色,在亮点上创意创新。一是坚持文旅发展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依托三单乡集镇区范围内圣门潭老区的空间载体,策划包装圣门潭古建筑、塘里农耕部落、蚊子坞森林教育营地等旅游项目,展示和传承包括纺织文化、茶文化在内的农耕文化,保留传统街巷历史肌里的同时,注入现代化发展理念,传承文化,发展经济, 打造“浙派民居”的金名片。二是坚持教育研学与休闲农业相融合。开发金航村自然生态研学营地项目,致力于发展自然生态研学课程和高端民宿及农副产品销售,立足山区,打造一个政府、农村、农民、学校、青少年、投资者共赢的平台。三是坚持产业植入和村庄规划相结合。依托清溪沿线生态廊道景观建设,挖掘梳理下西楼自然景观和人文优势,完善“居家养老+休闲旅游”的创新发展模式;通过整合下西楼村农业发展资源,植入生态康养产业,打造特色养老康疗养生项目。四是坚持自然生态与特色小镇相结合。充分挖掘山背村高山、台地、宽谷、峡谷多种地形地貌自然资源,推进国家首个台地天文主题乐园“山背星空小镇”建设。五是坚持景区开发与美丽乡村相结合。大力推进金航产业特色精品村建设、积极对接常乐寺修复重建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筑牢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同时,引入集康养、休闲、娱乐、住宿于一体的飞尔静心园项目。飞尔静心园项目与金航精品村建设、灵岩景区开发有机结合,打造成山水田园、品质度假、康体养生、乡村休闲等为一体的特色住宿区。(金华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