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区妙西镇“微改造”推进文旅型美丽城镇建设


发布时间: 2021-06-28 17:56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吴兴区妙西镇按照“山水清远、风雅吴兴”的文旅型美丽城镇定位,持续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微观感受,做足“微改造、精提升”文章,擦亮生态旅游“示范窗口”。2020年,实现游客接待145万人次、旅游收入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21%。

一、集约导向,项目建设“微开发”。用地从“争指标、铺摊子”转向“挖存量、调结构”,根据资源禀赋制定项目差异化开发方案,吃透省坡地村镇政策,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实施统一征地、点状供地,根据建筑落地面积进行等量开发。12个坡地村镇试点项目获单列指标324亩,撬动流转土地6800多亩,塘里古村等一批古村落实现保护性开发。

二、资源整合,场景业态“微升级”。着眼游客品质生活需求,基于文创思维,充分发挥存量用地、闲置厂房、返乡人才等作用,跨界配置资源和要素。如龙山村,以“谷堆乡创”项目为龙头,整合旧粮仓、稻田、茶山等资源,设立文旅创客基地、返乡青年创业基地、共享厨房、乡村生活音乐趴等平台和活动,年吸引游客超6万人次,让“空心村”变成了“人气王”。

三、小处植入,节点门户“微提升”。对妙西大道口、妙新线、通景公路、设施景观等23处节点进行生态化、精品化提升,擦亮青山、绿水、房屋、道路等原色,打造“原乡、野奢、茶禅、诗意”主题景观门户。如对沿通景公路妙山线一路进行微改造,老宅、老水塘和废弃水厂等变身为山水妙境、桃园花溪和稻花鱼田等“妙山十景”。

四、文化融入,产品打造“微创意”。着力以文塑旅,做好文化元素与旅游资源的嫁接融合,推出高质量文化休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吸引力。截至目前,升级原乡小镇游客服务中心、禅茶一味博物馆等场所21处,打造“风雅吴兴”文化主题景观15处,通过引入“老邓漫画美术馆”,妙山村的一座破旧羊圈改造为“妙山草堂”,成为深受青年人喜爱的文创旅游打卡热地。

五、数字转型,运营监管“微更新”。投资2000万元打通浙里办、诗画浙江等平台,集旅游信息化终端系统、旅游信息化服务平台、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于一体的西塞山智慧旅游系统,实现度假区内旅游活动全过程、经营全流程、产业全链条数字化应用。长颈鹿庄园1-3月通过该平台完成智慧导览2.4万人次,发送重点部位预警信息4次。(湖州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