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跨市联动 探索美丽城镇集群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7-20 09:24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近年来,建德市、兰溪市、龙游县串联三县市交界区域内多个乡镇,深层次、宽领域整合优势资源,推动美丽城镇跨区域集群发展。

一、资源共享、设施共建,打造精品旅游集群。一是区域互联,推动交通共享。三地交界区域内乡镇已初步形成便捷高效的交通圈。如351国道、330国道分别串联起横山镇和诸葛镇、诸葛镇和大慈岩镇,且三镇均位于杭金衢高速游埠互通和杭千高速寿昌互通半小时交通圈内。此外,杭千高铁建成后,诸葛镇到龙游高铁站仅需15分钟,两地共享高铁红利。二是客源互换,推动联票共游。一方面,以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串联三地精品道路风情线,形成精品旅游景区集群。另一方面,联合国内各大旅行社,推出“长三角旅游目的地杭金衢精品线路”,游客可联票惠游“江南悬空寺”、寿昌航空小镇、龙游石窟、龙游志棠古建筑群、大慈岩新叶村和诸葛八卦村等景点。2020年,大慈岩镇、诸葛镇、横山镇共接待游客18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78亿元。三是功能互补,推动服务提质。以大慈岩镇为中心,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品质,扩大资源共享辐射半径。大慈岩镇在拥有70余家精品民宿的基础上,引资1.2亿元打造“飞凤心灵农庄”农文旅综合体,与寿昌镇开元曼居等酒店形成10分钟多选择舒适睡眠圈;其新叶居家养老中心和松瑞养老院创建示范型养老服务机构,现有康养老人中1/3来自兰溪、龙游等周边县市;其文体中心建成后可承接周边城镇500人以内大中型会议及体育赛事。

二、区域共融、品牌共赢,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一是擦亮国字号金名片。2020年以来,建德、龙游将里叶白莲和志棠白莲两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产区相连,形成全省最大优质富硒莲子产业基地;建立建德莲子联合会、龙游县志棠莲籽协会和金华农科院沟通协作机制,探讨莲行业产、供、销、研关系;举办“建德荷花节”“一年四季游横山 万亩荷花连慈岩”等活动,持续扩大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二是推动产业发展集群化。依托省级乡村振兴集成创新示范建设项目,大慈岩镇携手横山镇、诸葛镇延伸莲产品产业链,实现白莲年供货订单1000吨以上,莲子酒等二产产值达2亿元;此外,三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在建材行业领域形成了互补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和稳定的消费市场,水泥、预拌混凝土、装配式预制件年产值超22.5亿元。三是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大慈岩镇积极开发荷田荧光夜跑、古村唱吧等夜游产品,建立美景美食联盟,开通“民宿美食直通车”直达“寿昌909”网红夜市,今年以来累计服务游客5000余人;诸葛镇积极融入,结合高隆岗精品商业街亮化工程,加强三地夜游联动,致力打造“诸葛夜游”品牌。

三、发展共谋、人才共育,打造文化保护集群。一是注重保护守根脉。大慈岩镇新叶村、诸葛镇诸葛八卦村和横山镇志棠村形成浙西最大古建筑群落。近年来,大慈岩镇以承办全省历史文化村保护利用工作现场会为契机,积极推动古建古村保护开发。如成立古建修缮公司,聘用三镇30余名传统工匠,借助清华大学等高校建筑研学力量,近三年完成古建修缮83栋。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古村旅游业态,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共赢。二是强化交流谋发展。发挥大慈岩镇新叶村、横山镇志棠村和小南海镇省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旅游村)优势,联合周边众多国家级或省级非遗,举办杭金衢三地非遗展演活动,开展非遗文化保护交流会。今年以来,共开展三地非遗展演3次,邀请非遗项目47个,活态传承得以实现。三是发挥优势育人才。借助浙江省昆剧团“人类非遗昆曲传承基地”等省级平台,与杭金衢36名非遗传承人签订保护联合协议,杭金衢交界三镇组织“昆曲进校园”、非遗传承研讨会、联合培养等活动,促进建筑木雕、蛋雕、树皮画、孔明锁制作等非遗人才梯队培养。截至目前,共有各级非遗传承人60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9人、市级12人,先后培育昆曲等传承学员327人。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