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住建局“四底”工作法加强城镇燃气行业管理 |
||||
|
||||
衢州市住建局吸取“6·13”十堰市燃气事故经验教训,及时印发《关于立即开展全市燃气及相关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6个月的燃气及相关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着力加强城镇燃气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摸清底数,及时消除隐患。开展燃气企业场站和燃气充、装、配全生命周期生产安全检查,重点摸排燃气管道被占压、瓶装液化气场站安全间距不足、设备老化失灵、应急举措不规范、日常巡检不到位等隐患,并建立隐患清单、整改清单和违法清单、处罚清单“四张清单”,闭环整改。截至6月底,完成市区市政燃气管网排查1258公里,组织开展检查109次,检查燃气经营企业286家次,发现隐患305个,整改完成284个,责令停产停业4家,3家已整改完毕恢复营业。 守住底线,加强过程监管。在龙游县开展燃气领域数字化监管试点,通过创新一码赋能、一图管控、一站服务“三个一”机制,实现瓶装燃气全要素信息可溯、气瓶使用全流程数字监管。目前,县内气瓶实名制认证销售比例从2020年的27%提高到100%,3万只气瓶、176辆统一配送车、170名配送工、4家充气站点和6个门市供应点实现信息精准可溯全覆盖。同时,重要时间节点采用“住建守站、交警守路、街道守小区”的“联合蹲守”模式,即每个燃气站均派驻一名联络民警、执法队员、住建干部“组团包站”,交管部门在各路口设立卡点,街道、社区开展守小区门口制,着力实现气站安全、配送规范、实名到位、入户安检。 做优底盘,完善规划编制。启动新一轮衢州市区燃气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着力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站点布局,从源头加强燃气场站规范化建设和安全管理。同时,针对全市燃气经营企业多,运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易产生潜在风险点等问题,全力推进燃气行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经过三轮谈判,市本级两区8家气站负责人已全部同意联营,着力促成气站规范化建设,钢瓶、车辆、人员的统一化和用气服务监管平台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达成安全用气,全程监管。 亮明底牌,提升安全意识。运用社区服务、8090宣讲等活动及微信公众号、商超广播、LED屏、乡村大喇叭等形式对燃气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公开披露,收集各类群众举报等,营造全社会群防群控、齐抓共管氛围。同时,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做好各层级从业人员的安全及业务技能培训,确保每一位燃气企业员工都能掌握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目前,已完成对全市燃气经营企业负责人36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99名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及考核。(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朱宇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