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推进文旅融合 创建景区型美丽城镇


发布时间: 2021-08-13 15:41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近年来,舟山市以创建新时代美丽城镇为指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文旅融合、产城共建,2020年成功创建美丽城镇省级样板4个,今年将持续推进省级样板创建工作5个。

一、强化顶层设计,实现景镇一体规划建设。围绕“美丽城镇·海上花园”的目标定位,打造主题示范岛,实现全域景区与美丽城镇一体规划、一体建设。如岱山县秀山乡以“泥岛花乡·悠享秀山”为主题,将工业风、田园风、滨海风相结合,打造独具魅力的海岛休闲度假目的地;嵊泗县五龙乡依托“东海五渔村”,发挥4A级旅游景区、旅游风情小镇的带动作用,全域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客共享、居游无界的幸福五龙。

二、强化产业引领,实现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将文旅融合与兴业富民结合起来,推动岛际联动创新发展。如定海区干览镇围绕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远洋渔业特色小镇和新建生态村三大平台建设,不断深化产业转型升级和镇村全域统筹协调发展,全力打造以绿色海洋健康制造业为产业导向的远洋渔业特色小镇;普陀区虾峙镇依托海洋资源禀赋和渔业捕捞基础,在做大做强远洋渔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发休闲渔业,精心做好海岛美丽城镇“农(渔)旅结合”文章。

三、强化品质提升,实现主客共享全域美丽。通过实施“数字海岛”建设,加快实现出行购票移动支付、海岛智能医疗、海岛全域智能监控和求助等功能,旅游和便民功能逐步完善,2020年舟山群岛全年旅游接待人数近6000万人次。如岱山县秀山乡积极推进滑泥公园、湿地公园、樱花公园、体育公园等8大公园建设,全面推进省级海岛公园、智慧海岛建设,旅游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嵊泗县五龙乡不断深化“旅游+”模式,打造田园综合体,延长旅游产业链,主题街区提升改造等工程正在有序实施中。

四、强化市场运作,实现政企联手激发活力。加强政府引导,强化资本运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美丽城镇建设。如定海区依托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深化远洋水产品交易市场配套项目建设,初步完成特色商贸区与水产品交易平台打造,完成智慧蓝海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1000余万元,启动远洋渔业全产业链可视化平台项目建设;嵊泗县2021年全县共规划建设美丽城镇项目51个,总投资302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7200万元,自筹资金13000万元,实现以政府资金投入带动社会资本注入,有效破解建设资金难题。

五、强化政策扶持,实现市县合力同步推进。市级层面上线“智慧村社”平台,推广“智慧村社”试点建设经验,为基层群众提供实时信息、诉求反映、业务代办等服务;编印《美丽城镇智慧化体系建设指导手册》,为加快打造美丽城镇智慧平台的海岛样板提供指导和服务。县级层面,普陀区深入研究制定土地保障、资金保障、人才保障等“一镇一策”,配套美丽城镇建设资金;嵊泗县强化重点项目保障机制,通过G526国道枸嵊段项目、黄龙东咀头民宿集群项目及五龙乡游客集散中心等项目建推动全县全域美丽建设,实现集镇对小岛乡镇及渔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舟山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