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佛堂镇凝聚乡贤“才智财资” 助力构筑千年古镇美丽城镇风貌特色 |
||||
|
||||
义乌市佛堂镇以“千年古镇、清风商埠、佛教圣地”美丽城镇建设为主题定位,充分发挥乡贤人士各种资源作用,广泛凝聚乡贤“才智与财资”,挖掘传统人文资源,构筑千年古镇风貌特色,助力佛堂美丽城镇建设。 搭建活动载体,增强乡贤交流保障力。一是搭建乡贤客厅打造活动场地,利用“吴棋记”古民居老屋、建立镇级乡贤馆,利用老街“清风商埠”老屋、建立乡贤会客厅,为乡贤提供一个展示乡贤文化、开展联络联谊、组织议事建言、活动办公场所。二是搭建乡贤讲堂,点亮乡贤文化。佛堂镇乡贤会自2018年成立之时,便设立“乡贤讲堂”交流平台,先后邀请乡贤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文、浙江社科院教授王一胜等回乡授课。三年来,“乡贤讲堂”累计开展各类活动百余场,成为乡贤文化招牌。三是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工作保障。佛堂镇每年安排乡贤工作专项财政资金,为建设乡贤会客厅,乡贤馆等工作提供资金保障,有力推进了全镇发挥乡贤作用工作。 健全机制体系,增强乡贤情感凝聚力。一是整合乡贤资源,延伸工作触角。积极调查、排摸、整合乡贤资源,在乡贤资源丰富村庄,建设佛堂镇乡贤会村级乡贤分会,先后组建倍磊街乡贤分会、金山村乡贤分会等组织,进一步凝聚广大乡贤资源和力量,助力美丽城镇建设。二是寄送乡贤家书,系紧乡情纽带。佛堂镇不定期给在外乡贤发“一封信”,介绍家乡美丽城镇建设情况,让乡贤了解家乡发展近况、工作重点,加深与在外乡贤感情联络,提升乡贤关心家乡发展感情,激发献计献策热情。三是弘扬乡愁文化,凝聚乡情大爱。佛堂镇以乡情文化作为凝聚广大乡贤的“黏合剂”,先后出版《佛堂古镇民风民俗》《佛堂红色印记》等丛书4本,编辑《双林》季刊,编纂佛堂镇志等,寄送给乡贤,凝聚乡情。 发挥桥梁作用,增强乡贤财资落地力。一是借力乡贤招商。促成项目落地。佛堂镇乡贤融合美丽城镇建设、城乡融合发展、风貌特色提升“三合一”思路,以打造“千年古镇、清风商埠、佛教圣地”为目标,广搭人脉招商引资。通过佛堂镇乡贤会牵线搭桥,促成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佛堂,签订开发佛堂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助力彰显佛堂千年古镇风貌特色。二是带头投资示范,开发人文旅游。小六石村乡贤朱友土发挥从业酒店旅游行业经验,带头投资千万元,和村民共同开发小六石旅游项目,建立占地50亩生态主题公园,“无中生有”打造出一个“迪斯尼”游乐园。让佛堂风貌特色成为村民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资源优势。三是集聚乡贤合力,传承优秀文化。佛堂镇乡贤会整合乡贤才智、财资,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作为美丽城镇风貌提升素材。如,倍磊街乡贤会募集1400万资金建设“戚家军义乌兵”纪念馆,强化倍磊街古村落保护开发,丰富与提升“戚家军义乌兵”风貌特色。金山村、新塘西等村乡贤捐资建设村文化大礼堂,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堂一色”。(金华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