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保护与传承历史文脉 彰显美丽城镇人文特色美 |
||||
|
||||
自开展美丽城镇建设以来,丽水市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美丽城镇建设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保护了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 整治提升历史建筑,提升城镇文化品味。通过将旧祠堂、闲置校舍大会堂等改造成文化活动中心、文化礼堂,积极探索对古村古建的再利用。如遂昌县举淤口村利用“文化礼堂”项目对村内旧祠堂进行改造,建起溪边公园,同时开展“版画刷墙”工程,让版画文化真正渗透进村庄的角角落落,也让举淤口成为远近闻名的“精品山村”和“魅力乡村”,成功被上海大学、上海德惠院艺术学校、浙江师范大学纳入写生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龙泉市竹垟乡通过“拆改结合”,对破厂房、旧粮仓等闲置老房子进行改造再利用,建成畲汉同心公园、江滨景观带、集室内礼堂与室外广场为一体的“畲汉中心”等,获得群众点赞。 保护历史格局风貌,留住城镇美好记忆。深入推进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发展,让美丽城镇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协调统一,最大限度传承地方文脉。如松阳县开展“拯救老屋行动”,成立名城古村老屋保护发展领导小组、传统建筑保护利用专家委员会,制定《传统村落及历史建筑调查实施方案》。青田高市乡高市村投资1900万元启动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和利用项目,对古民居古建筑进行修缮的同时,对建筑立面及整体风貌进行改造提升,让“民国风情小镇”韵味协调统一。缙云县胡源乡章村坚持“以旧修旧”,以老方法、老材料、老手艺延续古祠堂原本的肌理脉络,让古建保护有了历史的厚重与人情味的温度;新建镇大力开展老街违建整治专项工作,完成9幢房屋降层工作,重新铺设1000多米石板路,更换了00多扇木质雕花门窗。 培育优秀人才工匠,助推城镇特色建设。聘用培养各类乡土能人、工匠、优秀人才,为全市美丽城镇建设提供人才保证,有效推动城镇特色化发展。庆元县岭头乡成立十大产业能人工作室,通过开展点对点技术指导、产业帮扶,带动周边群众通增收创收;举办第二届“菇乡工匠”技能擂台赛,选拔出一批菇乡工匠,不断充实劳动技能乡土人才队伍。缙云县大洋镇组织乡土工匠定期集中参加组织技能培训的同时,邀请出色的本土工匠参与项目设计和建设,使乡土工匠真正成为美丽城镇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遂昌县举办“天工之城杯”高坪乡村活化设计大赛,吸引来自全国60所高校265份的设计作品,为美丽高坪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积攒了人气。后续该乡将结合优秀作品,使美丽城镇建设更具亮点、更有特色。(丽水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
||||
![]() ![]() |
||||